新聞追蹤/賣豬仔禁錮緬甸 港人崩潰求救


今年5月馬來西亞媒體揭發數千名「豬仔」受困緬甸「KK園區」,事件曝光後,發現多個國家或地區皆有人被「賣豬仔」到柬埔寨、緬甸、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當中包括內地人及香港人,遭禁錮從事電騙等非法活動。保安局高度關注事件,8月成立專責小組,至今已營救19人,惟仍有不少港人受困待救。
一名慘遭禁錮在緬甸的B先生(化名),曾一度「50小時無瞓過」,甚至遭人痛打、電槍電擊,慘無人道。其六旬母親A女士(化名)上月報警求助,寢食難安,「好擔心佢嘅情況」,希望盡快有人拯救其子,盼望一家人早日團聚。/大公報記者 周揚
B先生2019年到東南亞旅遊,其間認識一名女子並結婚,他在當地酒吧覓得一份穩定工作。惟2020年2月當地爆發疫情,酒吧生意受影響,B先生的收入不足以支撐家庭開支。其母A女士表示,兒子能說流利英語,有朋友介紹他到緬甸從事翻譯工作,他在前往緬甸路上已察覺不妥,「但被人收咗本護照,已經後悔莫及,仲要係偷渡入境」,從此兒子與剛出生三個月的孫子兩地相隔。
園區內生病需自付醫藥費
A女士說,緬甸環境惡劣,「佢兩個月冇涼沖,就算有,水質好差,幾十人住喺好細單位,間房出面有人持槍把守」,其子被騙到詐騙集團的園區工作,在當地認識的一名朋友聲稱可安排他逃離,結果卻是將他轉賣到另一個詐騙集團的園區,之後,B先生被安排從事翻譯工作。
「這個園區好大,只可在園區走動,大閘門口有人持槍把守,好彩係畀佢可以用到電話同我報平安。」A女士說,其子所在的園區,有主管私下帶走集團現金離開,園區為找代罪羔羊,「屈我個仔欠公司數十萬人民幣,詐騙集團負責人仲迫佢拍片搵親友還錢」。
因被屈欠款,B先生再被轉賣到另一詐騙公司,在不同部門從事翻譯工作。他曾在園區生病入院,醫藥費需自付,接種新冠疫苗亦要自付,共花費數千元人民幣。A女士與前夫皆已退休無收入,兩年多來已籌借約20多萬港元,支付兒子、兒媳及孫子的生活所需。
兒子被困詐騙園區兩年多,A女士坦言:「一直好擔心佢嘅情況,我哋遠水救不了近火,有諗過報警,但好怕佢會更危險,所以一直唔敢。」直至今年8月,保安局成立專責小組,協助求助者安全返港,A女士上月初才下定決心報案,其間六次去信保安局局長,盼兒子能早日獲救,安全回家。
「做唔到個數,罰坐無影椅」
惟A女士報案後,上月其子察覺詐騙集團負責人似發現他向外求救,遂冒生命危險逃出園區,不幸被當地人捕捉,再度被賣到緬甸。A女士擔心兒子危在旦夕,哭訴:「佢從未呃過人,但被迫學習去呃人,一日做足16小時,如果做唔到個數,罰坐無影椅、被打同被鎅刀鎅,跟住用電槍,直頭慘無人道,佢話同房有人曾偷走被捉返嚟打致重傷,佢仲試過50小時無瞓過,罰佢唔准瞓,一瞓就淋水。佢都提過可唔可以交贖金,但人哋唔畀。」
續遭禁錮在緬甸詐騙營的B先生透過錄音說:「我係唔願意做,被迫做詐騙,佢哋會攞電槍嚟電我哋,又迫我哋做一啲正常人負荷唔到嘅運動,例如正常人做50下掌上壓,迫我哋做400下,當做唔到又會用棍打我哋,用電槍嚟電我哋,之後會唔畀我哋瞓覺唔畀我哋食,要我哋全日企喺度做嘢。」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克勤表示,過去協助的兩名受害者在執法部門協助下,可兩至三周安全返港,特區政府已與外交部駐港公署協調,明白政府已盡最大努力協助並積極聯絡家屬。他建議香港警方參考內地做法,將防騙資訊以短訊形式發送至境內的所有人,避免再有人誤墮搵工陷阱被賣去詐騙營。
保安局回覆表示,自專責小組成立以來,共19名求助人在其協調下安全回港。今年1月截至本月23日,香港的執法部門(包括入境處和警務處)共收到46名港人求助,其中40人已確認安全;其餘6人,3人身處緬甸,3人身處柬埔寨,人身自由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