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券推新平台 助中小企「升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創新科技署與生產力局昨日舉辦「科技券攻略日」,創科署署長潘婷婷指出,相比2017至2018年每年約1,000多宗「科技券」的申請,今年首9個月已收到超過8,000宗申請,反映本地企業及機構對應用科技推動業務發展的需求越來越大。科技券計劃委員會至今已評審及支持約1.7萬宗申請,涉及總資助額約28億元。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表示,生產力局自去年6月起擔任「科技券」的秘書處,現推出全新「TVP ePROQ」採購平台,以優化資助申請流程及解決中小企在尋找服務供應商報價的痛點。
目前為止,「TVP ePROQ」採購平台已錄得超過200間服務供應商登記成為用戶。該平台為本地企業及機構提供一個公開透明的報價系統,方便他們一站式管理報價及提交相關文件流程,省卻要自行尋找服務供應商的時間及程序。服務供應商亦可於平台上針對有興趣的項目提交相關提案及報價,增加他們參與「科技券」項目的機會,從而發掘更多商機。
補習社採線上教育模式
「科技券」自2016年11月推出,為創科署的創新及科技基金項目之一,旨在資助本地企業及機構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數學思維教育董事招嘉樂昨表示,該補習社今年成功獲批「科技券」,並轉型為全新的混合營運模式。過往補習社運作模式是在實體室內上課,使用傳統紙筆,惟疫情關係停課,生意大受打擊,補習社遂利用「科技券」建立線上平台,採取全線上教育模式,老師及學生都利用線上平台處理功課及測驗,讓學生可以繼續在家學習。平台更可以進行視像授課,而老師及學生都可以同時編輯並下載堂課電子檔。
招嘉樂續指,公司現已成立網上部門,因為不少學生及家長都歡迎線上教學模式。線上模式可以為他們節省時間,無需再親身到補習社實體上課,允許他們更靈活調動時間並安排活動,同時大大降低因為天氣及交通問題所帶來的影響。至於老師亦可利用線上平台更便捷地處理功課及文書、查閱學生資料以及交接工作。他又指,申請「科技券」前曾致電生產力局查詢,而局方亦有向他簡介「科技券」計劃,申請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局方亦樂意回答。
電商成疫下熱門方案
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會長周嘉弘表示,近兩三年,中小企面對史無前例的壓力,但疫情同時為業界帶來正面影響,促進企業盡快升級轉型。舊營運模式涉及大量人手工作,大部分中小企所用的電腦過時,僅能處理日常文書工作;然而,現時新的電子營運模式,可以利用電腦24小時交易營業,同時分析市場數據,提升營運效率。他指出,現時中小微企要面對資金及生意困難,尤其是具一定歷史的企業正面對轉型困難,不過銀行、政府及坊間平台都提供不同資助,更有平台為企業提供線上營運解決方案。
香港電腦商會主席許健生指出,疫情促使企業積極利用科技,尤其餐飲及零售業界,提升營運效率之餘更可節省人手,並調整其商業模式至更理想狀態。「電商」目前是熱門方案之一,希望將來可以多作推廣,讓更多潛在企業用戶認識不同的電子服務方案供應商。
香港零售科技商會主席蘇增慰表示,疫情之下,零售及餐飲業首當其衝,線上營運已成為業界的必要生存方式及大趨勢,惟企業無論要發展網站或電商,過程中都需要政府支援。政府可考慮先為企業提供較簡單的線上營運系統,例如使用雲端服務,方便企業轉型啟動,而政府亦可考慮為企業擴張加強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