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流失/逾二百幼園加學費 校長:營運艱難

  教育局已完成審批727所參加計劃的幼稚園學費申請。其中,有9所提供半日制課程的幼稚園獲准加費,其餘480所維持學費不變;而在608所全日制或長全日制課程的幼稚園中,有202所獲准加費、3所調減學費,剩下403所則維持學費不變。有私立幼稚園校長表示,受生源流失影響,部分學校不得不申請增加學費來維持校內營運。亦有家長表示,加學費令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感到壓力,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支援。

  教育局表示,上述727所參加計劃的幼稚園中,約九成的半日制幼稚園會在2022/23學年免收學費。至於全日制或長全日制課程,基於政府與家長共同承擔成本的原則,家長須支付部分額外費用。在本學年,每期學費中位數約為890元,比去年增加約10元,整體學費仍處於低水平。

  家長盼政府提供更多支援

  談及幼稚園增加學費的原因,思博幼稚園校長、教聯會理事蔡麗芳表示,近年,受出生率低、內地跨境生疫下無法來港等影響,幼稚園學生不斷減少,而學校能獲得的政府按「人頭」每年資助額亦相應減少。加上為期五年的過渡期津貼也在上學年到期,幼稚園又少了一筆資助。因此,學校不得不申請增加學費來維持校內營運。「目前屬於業界艱難時刻,學校因財政問題,無法專心優化教學。而低收入家庭孩子亦可能會轉讀其他學費不變的學校。」

  身為家長的東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副主席趙明認為,對於經濟條件不好的家長來說,加學費是增加了他們的負擔。而且目前疫情又只能上半日課堂,幼童受感染的風險亦很大。「家長有很大機會選擇讓子女不讀幼稚園。」趙明理解學校疫下營運的困難之處,但加學費並非長久之計,希望政府給幼稚園更多的支援,平衡好家校雙方的難處,幫助渡過難關。 大公報記者 鍾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