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艘彈射型航母 福建艦下水


8萬噸級完全自主設計建造 搭載更多機型
「我們將統籌考慮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需要,以及航空母艦運用特點、港口保障條件,科學選擇福建艦部署地點。」
——海軍發言人劉文勝大校回答「福建艦將來會部署在哪裏」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17日上午,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下水命名儀式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廠舉行。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18」。福建艦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該艦下水後,將按計劃開展繫泊試驗和航行試驗。專家指出,電磁彈射技術為搭載更多機型的艦載機提供了可能性。
據央視和新華社報道,11時許,下水命名儀式開始,全場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向接艦部隊主官授予命名證書,與軍地領導共同為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下水剪綵。隨後進行擲瓶禮,香檳酒瓶碰擊艦艏碎裂,艦船鳴響汽笛,船塢塢門打開,航空母艦緩緩移出船塢,停靠碼頭。下水命名儀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聲中結束。
中國第三艘 以省級行政區劃命名
海軍新聞發言人劉文勝海軍大校表示,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命名規則,航空母艦一般以省級行政區劃命名。經中央軍委批准,第三艘航空母艦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為「18」。
劉文勝說,福建艦下水後,將展開繫泊試驗和航行試驗,下步根據各項工作進展情況統籌安排交接入列工作。據了解,下水通常意味着航母的主體建設已經完工,航母將離開船塢,進入水中,進行進一步的舾裝,也就是電子設備、武器等的精密布置工作。從之前山東艦的情況看,在下水之後,航母還需要經過舾裝、測試的過程,才能正式服役。海軍軍事專家李傑早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所有武器系統的安裝和推進系統的啟動只有在船體下水後證實沒有洩漏才會開始。
專家:需舾裝海試 入列還需時
軍事專家尹卓早年曾在央視節目中透露,國產航母下水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是要把艦內和艦外的設施逐步連上,還要鋪設電纜和數據線,並逐步地安裝垂直發射系統和防空導彈等作戰裝備。這些安裝完成後,還要調試軟件,進行岸邊調試,看其通信流程、情報流程等是否能夠通過。一切準備就緒後,才能開始海試工作。
鳳凰衛視評論員、知名軍事專家宋忠平向香港文匯報指出,航母的下水意味距離入列又近了一步,從研發周期來看,航母下水後還需要舾裝,一系列海試,然後交付部隊試驗,最後才能正式入列。他認為,畢竟福建艦是中國研發建造的首艘平直甲板航母,又全部是獨立自主研發,因此需要有一個摸索過程,不僅僅是對裝備的檢驗,還需要在原航母基礎上摸索出一套新的管理和訓練體系,因此正式入列預計還需要兩年時間。
宋忠平指出,從外觀尺寸觀察,福建艦的個頭比遼寧艦、山東艦都要大,也比美國的「小鷹」級航母大,這意味着中國航母建造已經一躍跨入到重型航母時代。同時,福建艦沒有使用傳統的蒸汽彈射技術,首次採用了電磁彈射系統。宋忠平表示,蒸汽彈射需要配置龐大鍋爐以及大量淡水,這將會佔用大量空間,而電磁彈射系統體積小,效率高。「中國此前已經在陸地上經過多次訓練,檢驗了電磁彈射裝置的可靠性、安全性,而且其技術性能也達到更優。」
電磁彈射技術還將直接帶來艦載機技術革新,宋忠平認為,最新的中國國產航母為搭載更多機型的艦載機提供了可能性,「無論艦載戰鬥機未來使用殲-15戰鬥機的彈射型,還是殲-35隱形戰鬥機,都是新型,以及空警600也是新型的。此外,綜合電力推進系統也是新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