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產蔬菜供貨不穩 年後或續漲價

  衣食住行樣樣加價,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可謂雪上加霜,因疫情打亂全球船期,令物流成本飆升,其中外地輸港海產的批發價近期飆升1倍至8倍,業界估計新年後仍會持續上漲;蔬菜價格雖然一度回落,但批發商指出近期香港及內地天氣轉冷或影響供應,未來菜價可能再度上升。

  海產最貴升逾八倍

  香港凍肉海產批發零售商會前主席顏維仁表示,本港不少海產來自越南和馬來西亞,但疫情影響航運令來貨供應不穩定,在產量減少下部分急凍海產價格均見升幅,其中蝦仁漲價一成,魚柳價格亦上升兩成,預期新年後海產價格保持升勢。

  根據漁類統營處數據,不少漁類批發價升幅驚人,其中10月2日至本月27日的冰鮮海魚批發價顯示,烏頭由每公斤21.5元飆升至49.1元,升幅逾一倍;牙帶則由近29元升至70.1元,升幅近一倍半;鰦魚每公斤批發價更由4.1元飆升至34.9元,升幅逾八倍。

  鮮活海鮮的批發價則較穩定,如紅斑每公斤批發價由10月2日的1,279元,升至本月27日的1,485元,升幅為16%;黃腳?則由190元升至214.5元,升近13%。

  寒流吹襲令菜價回升

  蔬菜方面,菜統處數據顯示菜價一度回落,如茼蒿在10月2日的每公斤批發價為14.7元,10月下旬一度升至34.4元高位,其後回落至本月26日的12.5元;生菜批發價則由8.5元升至10月下旬的13.1元,但到本月26日則跌至6.4元;西洋菜則一度由22.6元升至30.8元,最近已大幅跌至10.5元;菜心由10月2日的12.1元升至17.1元,現亦回落至6.8元。

  香港入口蔬菜批發商會會長袁昌解釋,之前菜價飆升是因疫情影響供應所致,之後天氣和暖,蔬菜生長加快,近期蔬菜價格因而回落。但寒流近日再次吹襲內地和香港,菜價再出現波動,「內地供港蔬菜,除了來自廣東省東莞及惠州等地外,亦有來自湖南、江西和貴州等地,而冬天北部有霜雪,會影響蔬菜生長,倘供應減少,蔬菜價格將會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