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地禁建納米樓 下限280呎


  屯門盤招標加條款 擬擴至其他官地港鐵項目

  本港近年「納米樓」盛行,單位面積不足200方呎的新盤比比皆是,甚至出現128方呎的「驚細」奇則。中央亦高度關注香港房屋問題,曾明確提到希望香港未來能告別「劏房」、「籠屋」。面對民意滔滔,港府亦終於作出實際行動,發展局早前已提到會將人均居住面積目標,由今天約161方呎提升到215至237方呎,昨日進一步將政策「落地」,下財季招標的屯門住宅地中會加入單位面積最小要280方呎的條款,未來更會逐步擴大至其他官地及港鐵項目,甚至可能延伸到補地價項目,提升港人居住質素,早日告別納米樓。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表示,下財季推出招標的屯門青山公路─大欖段(屯門市地段第561號)住宅地,提供2,020伙單位,將會首次加入最低單位面積要求,訂明每伙單位的實用面積至少要26平米(約280方呎)。下季另一幅推出的港鐵項目、位於百勝角通風大樓的項目,提供550伙,據悉港鐵亦會跟隨政府做法,施加相同的最低單位限制。

  黃偉綸表示,這個指標是參考了觀塘安達臣道港人首次上車盤例子,實用面積下限為23平米(約250方呎),對比之下,屯門用地屬私營房屋,在置業階梯上屬更高的位置,故此認為有關下限理應較資助房屋為高。被問到為何會選擇屯門作試點,黃偉綸指,屯門地單位數量較多,按過去經驗,如果沒限制可能開則較少。

  黃偉綸表示,政府打算於其後賣地表內的住宅地盤均加入相關條款,港鐵項目也會考慮跟從政府做法,但舊樓則是另一個情況,因為樓宇已存在,「所以面積多少就是多少」。被問到補地價項目會否亦加入相關條款,政府發言人其後回覆,稱不排除可能性,但政府在土地管理上涉及地契修訂,政府會詳細考慮再決定。

  按較早前推出的旺角雋薈呎價22,290元計算,152方呎單位樓價338.8萬元,首期支付10%後,以30年按揭年期和2.5厘按揭利率計算,每月供款12,542元。但「限呎樓」280方呎,則樓價達624.1萬元,按月供款增至23,303元(見表)。

  初期會影響小部分上車客

  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昨日指,政府為最細單位面積訂立指標,對香港整體社會有利。他表示,200餘方呎的單位,扣除廚房及浴室面積後,幾乎一入門口就到床邊,情況不太理想。過去有部分發展商為順應上車客需求,推出樓價總價較細的小型單位,相信措施初期會影響小部分上車客。不過,若政府未來能增加土地供應,推售更多住宅用地,滿足市場需求,相信樓巿會健康平穩發展。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表示,「納米樓」出現是由於房屋供應不足,樓價不斷上升,發展商為遷就市民負擔能力而將單位愈建愈細。今次訂立最低單位實用面積要求只能治標,長遠治本還是要增加房屋供應以穩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