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率不直接等於民主性
在回應日前舉行的香港立法會選舉投票率低問題時,韓大元表示,投票率並不直接等於民主性,投票率的高低不一定意味着選舉民主正當性的高低,將投票率和民主性、正當性直接掛鈎,或者等同起來,是不符合法治和民主理論的。他強調,這次選舉制度最大的成功就是一整套好的選舉制度順利落地。
韓大元表示,香港選舉特色就在於把選舉分為地區選舉、功能界別選舉和選委會選舉三個部分,評價選舉效果到底怎麼樣,不能只看三種選舉類型當中某一個類型,要客觀綜合地看選舉效果。觀察選舉的效果,不應該把投票率作為唯一的標準。投票率很重要,但並不是唯一的。不能只看多少人投票,也要看投票選出的候選人是哪些人,這些候選人能不能為社會的各個階層、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香港的整體利益、市民的利益服務。
選民觀望新選制可以理解
他提到,這次選舉制度改革從設計到具體落實,時間上比較緊,參與的各方都需要一個適應和理解的過程,特別新的選舉制度中,選舉程序、規則的確有些複雜,有些選民還在熟悉和觀望當中,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我們應該充分尊重選民在這樣一個新舊選舉制度轉型時期需要理解的過程,選民有些觀望,甚至可能有不滿意,都是正常的。參加投票也好,沒有投票,或者投給哪些候選人,都是需要我們尊重的。選民共同的願望都是把香港搞好,讓香港繁榮穩定。隨着時間的發展,我相信選民對新的選舉制度是會形成共識的。」
韓大元認為,關於這次選舉投票率問題,有三個要素值得關注:第一,過去的香港選舉過於強調政治,高度政治化,選舉的政治議題多、民生議題少。這次最大的變化也是最大的亮點是,候選人高度關注民生問題、經濟問題,所以選舉文化從過去的政治撕裂產生的不健康選舉文化,逐步轉變到以民生為核心的新選舉文化,這本身也需要一個過程;第二,西方一些反華勢力,包括反中亂港分子的干擾,對這次選舉也有影響;第三,香港選民和候選人之間見面的機制是很靈活的,但由於疫情原因,這次沒有安排更多的活動。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張寶峰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