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南橋新城對接「大浦東」 「濱海明珠」孕育詩意棲居園

言子,名偃,字子游,吳國琴川(今江蘇常熟)人,位列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人」第九。相傳言偃晚年回到江南傳道講學,其最後一站即為奉賢古地,深受當地百姓尊崇。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奉賢設縣時,為紀念這位人民崇奉的賢人,起名「奉賢」,為「敬奉賢人」之意。
■文:徐建軍
奉賢與南橋新城
奉賢區,位於長江三角洲東南端,地處上海市南部,南臨杭州灣,北枕黃浦江,是一個風光秀麗的濱海城區。全區東西長約41公里,南北寬約23.5公里,總面積720.44平方公里。區內水網密佈,「出門即遇橋,人家盡枕河」,是典型的江南水鄉。
南橋新城是奉賢區區府所在地,為上海市域五大新城之一,將與北部的嘉定新城、東部的南匯新城、西部的松江新城、青浦新城,構成多中心的大都市格局。
杭州灣北岸核心新城 服務長三角南翼門戶樞紐要道
「十一五」期末,上海市在著手編制「十二五」規劃之際,把郊區新城的發展提到了更高的高度。中共上海市委九屆七次全會提出,上海發展的著眼將從中心城區的600平方公里轉向全市6000平方公里。2010年2月,上海市人大十三屆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南橋新城與嘉定新城、青浦新城列為今年以及「十二五」期間重點推進建設的三個新城。
根據剛剛完成的總體規劃修編,南橋新城規劃面積71.39平方公里,規劃控制面積84平方公里。規劃人口為75萬—100萬人,未來將成為上海市聚集人口最多、居住最為密集的郊區新城。
除了將南橋新城作為上海市奉賢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外,新城的功能定位為:上海服務長三角南翼以及大浦東開發的重要門戶樞紐,上海杭州灣北岸地區的綜合性服務型核心新城。
同時,將按照上海構建國際大都市的整體要求,將「低碳·生態·智慧·宜居」作為城市的發展理念,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者的融合,力圖將南橋新城建設成為一座功能完善、優質而富有活力的低碳生態城。
高速地鐵隧道公路 交通優勢逐漸顯現
與上海市其他幾個新城比較,南橋新城的交通優勢在未來兩年中將逐漸體現。虹梅南路—金海路越江工程以及軌交5號線已經啟動建設,浦星公路奉賢段的改造也已列為上海市建交委「十二五」期間重點實施的新城道路之一。屆時,南橋新城與中心城區將有浦星公路、虹梅南路—金海路、S4高速、滬杭公路以及軌交5號線等多個對接交通;同時已啟動研究在東區引入另一軌道交通線路,並在進入南橋新城後向西與5號線實現交匯與換乘。此外,由S4接入的杭浦高速、上海繞城高速(G1501)以及大葉公路等,溝通著杭州灣城市群與大浦東的交通聯繫。
新城最大亮點—生態南橋
正在積極打造的南橋新城的生態環境,不僅將成為南橋新城的核心亮點,也將成為上海市的生態城區的形象展現。
南橋新城的空間佈局為「一核聯四片」,其中的「一核」就是由既有的佔地4.78平方公里的中央生態綠地和規劃建設中的2.53平方公里的「上海之魚」項目組成,並由此形成輻射,串聯整個新城的城南、城北、老城以及產業各個功能片區。
「上海之魚」項目,以金魚造型的、水域面積約850畝的人工湖「金海湖」為主體,以1200畝公共綠地為基地,規劃建設高端住宅、臨湖商業、商務酒店、會展中心、開放式主題樂園,形成融生態、生活一體的國際風尚社區,並成為南橋新城的城市客廳。目前,金海湖湖面工程已啟動建設,首期開發地塊也正掛牌出讓,明年將啟動建設五星標準的精品酒店以及大型商業和低碳示範居住物業。
產城融合與複合 社區呈可持續發展
在實現生態與生活融合的同時,在由綠地、招商、恆盛、新湖、銀基、綠庭等多家著名的房地產企業紛紛進駐開發。南橋新城除依托由上海工業綜合開發區和奉賢現代農業園區組成的「產業片區」外,在老城、城南、城北三個綜合片區中,也將保留一部分排放達標的固有的企業,以打造住宅和就業區位多樣組合、生活與生產空間適度混合的「複合社區」,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將「推動先進製造業、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新城的產業發展策略。
南橋中小企業總部商務區不僅是南橋新城的重要的功能板塊,也是上海市的20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之一。規劃控制面積1.47平方公里,通過集中集聚建設一批高品質、現代化商業樓宇、酒店和綜合商業設施,以形成「企業總部商務特色鮮明、專業生產服務功能突出、商務旅遊休閒集中」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並以此打造南上海的產業高地,也為長三角特別是其南翼度身打造一個最佳的商務發展空間、一個借力上海的新平台。目前南方國際商業廣場、綠天商城、綠地望海新都、銀河麗灣、南橋商業廣場、中國中小企業大廈建成或正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