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國:軌 道
興 國
每一個人,是不是都有自己行走的軌道?每一個人的思想,是不是也有個人的軌道?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不是忽然間走在相同軌道的結果?如果走的軌道不同,就算邂逅了,也只能擦身而過,最多只能互望一眼,也許都對對方發生好感,但軌道不同,再也不能相遇了。
人的思想是不是也是這樣?符合自己軌道的,就能夠產生共鳴。比如看書,有人欣賞,有人嗤之以鼻。嗤之以鼻的,是不是因為思想的軌道不同?
教書也是這樣,時常發覺,自己認為淺顯的道理,講出來之後,有些學生立刻能夠接收到訊息,明白了。有些學生,同樣的方法再多講述幾次,不明白的地方依然是不明白。這是否是教學的軌道未能和學生思考的軌道接上?
那麼,如何才能互相接軌,達到一教就明的目的?這條軌道在哪裡?有可能找得到嗎?有可能像秦始皇達到「書同文,車同軌」那麼簡單嗎?
我們的教育單位,有沒有嘗試過去找出這樣的教學軌道呢?我們的教科書,是否能給予學生這樣的一條軌道呢?抑或維持現狀,因循苟且下去,同軌的則有所悟,不同軌的便只能各自修行了?
或者說,人生本來就有成千上萬的不同軌道,只有在交匯的地方,才能相遇,才能豁然貫通?未到交匯處時,任憑如何努力都可能是白費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