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好屯馬通車的瓶頸效應和影響

  屯馬綫昨日首日全線通車,吸引大批市民趁周末前往體驗。屯馬綫貫通九龍和新界東西,是全港最長的鐵路線,對市民出入新界肯定是好事。但短期可能對尖沙咀、金鐘等車站造成瓶頸效應,需要加強疏導以應付早晚高峰期的人流。另外新鐵路開通對巴士、小巴等公共交通工具造成分流作用,政府需要充分評估對企業經營和就業市場帶來的影響,合理調配公共交通運力,讓市民得到最好的服務。

  屯馬綫通車後,大大便利啟德、土瓜灣一帶的居民,同時由於屯馬綫連接新界東西,好大機會吸引大批市民利用鐵路過海去中環等市區上班,這會令到尖沙咀、金鐘一帶的交通瓶頸壓力有增無減。現時上班早高峰本來就要等三趟車才能上車的情況,到時可能惡化到要等四五趟車。今天是屯馬綫開通後首個工作日,港鐵應加派人手做好調配,應對人流增加帶來的壓力。

  屯馬綫連接27個港鐵站,當中包括6個轉線站,必然會對沿線的其他公共交通工具造成分流作用,多條巴士及小巴線路的服務範圍與之重合,生意相信會大受影響,僅土瓜灣一帶就有4條紅色小巴線路預計生意會大減五成,肯定會削減班次。運輸署也已計劃取消4條九巴巴士線,當中包括途經伊利沙伯醫院的11號線,對沿線的長者和病患造成不便。對此,政府要多聽區內居民的意見,做好運力規劃和調配。

  另一方面,受屯馬綫通車影響而被迫停止服務的巴士及小巴線路,對企業而言是經營壓力,對從業者而言更是失去飯碗。對此,有關部門要積極應對,為受影響的從業員提供適切援助。尤其是小巴從業員大部分都上了年紀,要轉行十分困難,政府需協助他們分流到其他小巴路線又或安排再培訓尋找出路。

  長遠而言,政府需要整體考慮鐵路、巴士及小巴等公共交通工具在整體運輸系統中的角色,合理地投放資源和加強規劃。過去20年來,政府都以「鐵路為骨幹」作為運輸政策的核心,傾向於以鐵路取代巴士和小巴,但其實不同交通工具各有其特點,好應該各司其職、互相協調、互補不足,而不能簡單地以鐵路來取代。其實,港鐵不能觸及全港每一個地點,相反巴士線路的安排可以更靈活變通,成為鐵路必不可少的補充。例如在港鐵站外設置巴士站,接駁港鐵幹線和港鐵站難以觸及的地點,方便市民轉乘。這不但可以提高港鐵的可達性,更可維持巴士的乘搭量。

  另外,巴士、小巴服務可以做到點對點,而且毋須轉乘時「上上落落」,對病患和長者而言尤其方便。以屯馬綫通車後計劃取締的11號線巴士為例,是九龍城區居民來往伊利沙伯醫院的交通工具,而該區55歲或以上的人口佔人口比例約34.6%,巴士線取消後這些人要轉乘港鐵覆診和求醫,很可能帶來不便。運輸署一方面要督促港鐵完成車站的無障礙出行配套,便利有需要的長者和病患;另一方面要積極聽取區內居民意見,考慮以載客量較小的單層巴士維持必要的原有巴士路線,確保居民有合適的交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