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客聚】謳歌火紅年代的詩篇

彥 火
我之喜歡三角梅,是因為老父生活的菲律賓州府家家屋前屋後到處掩映着雲蒸霞蔚、姹紫嫣紅的三角梅。
三角梅是家鄉閩南的叫法,學名「葉子花」,港人叫勒杜鵑,反而俗了。
葉子花比較準確。真正的花很纖細,呈黃綠色,三朵聚生於三片紅苞之中,外圍的紅苞片較大,顏色繽紛,有殷紅、鮮紅、橙黃、紫紅色、乳白色,其實都是葉子,只是被世人誤為花瓣,倒是用葉子花的名字較貼切。
既是葉子花,開放時滿樹繁花,予人璀璨、濃烈、熱情、奔放的感覺,喜慶洋洋,國人也喜歡叫「賀春紅」。
三角梅的原鄉是巴西,喜歡陽光、滋潤天氣,芳蹤遍及東南亞及亞熱帶地區。
奇怪是中國古時文人筆下竟沒有對三角梅的抒描,大抵那個時候還不多見有三角梅。我過去曾以《那一身燦然的嫣紅》為題寫過三角梅。這篇文章被韓國外語大學翻譯成韓文。
我把三角梅比作一個勇敢、恣情的女人:「三角梅宛若敢愛敢恨的女人,是恣情的,渾身釋放着一股原始性力量;她又如一闋謳歌火紅年代的詩篇,在字裏行間激盪着時代的風雲和一段狂飆式的美麗傳說;她又如『出牆的紅杏』,不甘於禁錮在一畦土地上,衝破樊籬,逾越出高牆,把她婆娑的姿彩展現於人間──但她肯定不是壞女人,只是要做勇敢出走的娜拉。」
我把三角梅不懼惡劣環境比喻為中國梅花精神:「梅花耐霜凍。三角梅原出生於貧苦人家——南美巴西、秘魯的貧瘠山區,無懼風沙,慣看大地滄桑,她沒有梅花的含蓄,卻有梅花一般的傲骨,她生長在懸崖上或砂礫地,即使被禁錮庭園內,她也要攀出牆外,去仰視無垠的天空、去享受自由的天地。當她開花的時候,連帶平時翠綠的枝葉也全變成燭焰般紅色,盡展火樣的年華。」
這趟我在花墟購了三株一人高的、白色、紫紅色、殷紅的三角梅,其中一株大抵是水土不服,很快便凋謝了。
其餘兩株,常年開花,盛放不衰。
其中的一株是作欹斜狀的三角梅,盡量把腰枝凌虛伸向藍天,俯仰生姿,就是上述的「飄崖」,饒有詩意。
另一株聳拔而茂盛,滿樹開的是紫紅色的花,灼灼其華。我管叫「紫英」。
(《種植記》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