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港金融服務創新提供重要支撐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港交所與迅清結算控股達成戰略投資協議,斥最多4.55億元購入後者新發行股份,完成交易後形成港交所持股20%、香港金管局旗下外匯基金持股80%的股權格局。三方昨就新股認購完成簽約儀式,旨在重塑香港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生態,為離岸債券回購、場外結算及利率衍生工具等前沿領域鋪路,同時推動人民幣國債等非現金抵押品的創新應用,尤其是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
過去專注提供債券交收、結算和託管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未來將發展成為多元的資產交收結算平台。這除會加速它的商業化發展,更重要的是要打通債券與股票的存託管理系統,以推動跨產品、跨市場及跨範疇的抵押品互通、盤活融資和賦能增值服務的創新發展。
CMU服務範圍及功能持續擴展
這在香港的金融發展藍圖中有着重大意義。無論是股票或債券市場,靈活高效的金融基建,是產品創新的重要條件。過去的發展看到,從線下到線上、從單幣到多幣種、從單項到多元資產、從貨銀兩訖到外幣交割同步處理,都是因為有電子清算交收、存管及融資等配套服務的支持。
金管局總裁及迅清結算控股董事會主席余偉文在簽約儀式上指出,CMU自1990年成立以來,一直為市場參與者提供高效且安全的債券清算、結算及託管服務。隨着市場需求演變,CMU逐步擴展服務範圍,包括2007年推出點心債、2017年開展「債券通」北向通交易,及2021年擴展至南向通。如今CMU託管債券總額約4.9萬億港元等值,在過去20年間翻了13倍。更值得關注的是,存放在CMU的離岸人民幣債券總額增至歷年新高,達1.3萬億元人民幣,佔全球市場份額逾八成,且逾六成的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投資者交易是透過「債券通」進行,充分印證CMU在連接中國與全球市場的戰略價值。
金管局副總裁及迅清結算控股副主席李達志會後強調,香港債市發展一直是金管局重要工作之一,當局目標是打造「連接全球、跨資產、跨地域、多元化」的金融基礎設施。今年3月迅清結算與港交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後,雙方將共同推進香港結算系統整合與升級。
港交所自有資金出資 無礙派息
港交所首席營運總監劉碧茵明確表示,此次投資全數動用港交所自有資金,不會影響集團原有的業務發展與財務狀況,派息政策維持不變。她指出,港交所將在未來12個月內專注於推進信息系統整合與業務協同,全面提升交易後證券基礎設施的綜合服務能力。
根據戰略藍圖,雙方將通過資源、科技與人才整合,推動香港朝區域主要中央證券存管平台(CSD)目標邁進。具體措施包括加速CMU商業化進程、擴大投資者CSD服務範圍、豐富託管資產類別及抵押品管理服務,最終構建具備跨資產運作效率的新一代金融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