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門磁防獨居長者失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香港近年出現多宗獨居長者在家失救致死個案,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為加強長者安全網,香港南九龍獅子會昨日在觀塘樂華南邨推出為期兩年的「長獅守·暖心頭」服務計劃,為首批120戶公屋獨居長者及雙老家庭在大門內側安裝智慧門磁感應器。感應器僅偵測開關狀態,倘超過48小時未有活動訊號,將自動通知親友或關愛隊。特區政府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香港現有逾70萬公屋長者,需善用科技實現「一對一」關愛,並期望社會各界共同參與。
48小時大門無開關即報備
該計劃已試行一個月,現有5個長者戶完成安裝感應器。受惠者之一的89歲獨居長者葉金娣,曾目擊鄰居老婦倒臥廁所數天無人知曉,最終離世,不希望悲劇重演。她表示女兒多數時間在內地,每月僅探訪她一次,雖早前已裝「平安鐘」,但安裝門磁後女兒可再鬆一口氣,「這幾晚(女兒)說,你安裝了感應器,不用打電話了,不用我經常操心。我也不用再擔心如果病了無法起床,連平安鐘都按不到怎麼辦。」
何永賢盼科技賦能安老
何永賢在出席該計劃啟動禮致辭時表示,該計劃體現「有心、暖心、零時差」心思,公屋現時約有85萬戶逾200萬人口,長者比例由過往四分之一逐步邁向三分之一,即約70萬人是60歲或以上長者,關愛工作任重道遠,「一宗意外也不想在屋邨出現,我們有70多萬名長者,慢慢要邁向科技,包括安裝智慧感應器,如發現長者在一段指定時間內沒有出門就會發出訊號,通知相關服務機構,做好配對。你們都當成是家人一樣,打個電話關懷,這就是我們很需要的一個空間。」
她指出,房屋署早前在雲漢邨及常樂邨試行類似「物聯網長者住戶大門開關訊息系統」,但當時面對困難,即使收到長者長時間未有外出訊號,也未必能聯絡到長者家人,通知他們主動致電查問,今次計劃由關愛隊跟進,可確保即時回應,期望將服務推廣至更多屋邨。
計劃項目顧問、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計劃匯聚多方力量,充分發揮科技及資源,為長者提供預防性措施。他引述房署數據指,截至2023年,公屋60歲或以上的獨居長者有逾15萬人,100歲以上長者達148位,需各界設法照顧,「有些長者體弱,可將48小時調整至24小時,第一線是親友,第二線是關愛隊或區議員。」
團體冀900戶長者受惠
他透露,關愛隊早前在樂華南邨試行家訪約1,100戶75歲以上長者,約半數願意開門,但當中只有一半有安裝平安鐘,即使房署提供免費扶手,亦不足半數願安裝,反映需要以行動暖化長者心房,令他們接受他人關愛。
南九龍獅子會會長何國光指出,計劃籌集逾百萬元,參考房署的試行系統,以低成本、低侵擾方式,為高危長者築起安全網。感應器不採集影像或聲音,屬自願參與,參與者要簽署同意及授權書,並設退出機制。計劃目標服務逾900戶,未來希望擴展至大埔、沙田及荃灣等區,倘反應良好,可恒常成為社區照顧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