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經絞羅織布機不會取代手織

●四經絞羅說明圖。受訪者供圖
●四經絞羅說明圖。受訪者供圖

  科技應用對傳統手工藝到底有何衝擊?姚美汝認為,四經絞羅織布機絕不會取代手工編織,反而是另一種傳承方式。因操作四經絞羅織布機,必須先掌握扎實基礎知識,才能在軟件程式中撰寫指令,進行機械編織,強調「機器只是讓四經絞羅的編織更快完成。」

  四經絞羅織布機研究需要跨學科整合,涉及紡織設計,還需解讀歷史文獻與織物樣本,並需與材料科學家、機械工程師合作,共同理解分析紗線性能與結構,以進行織機改造與自動化設計,藉現代化技術復興傳統手工藝,為功能性紡織品的開發帶來新思路。

  姚美汝強調,研究古代紡織技法需要懷抱敬意、耐心與好奇,由於文化遺產研究常面臨資料零散、技術斷層與缺乏前例等,許多突破源自反覆嘗試、失敗與偶然的錯誤啟發,「我曾因為穿錯一根經紗,卻意外地發現另一種全新織物結構,也因此發現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新間存在更多探索的可能性。」

  科技結合文化遺產保育需時

  她認為,當前科研氛圍普遍推崇高端前沿與立竿見影的成效,不過,把科技結合文化遺產的深度保育,往往需更長時間投入,回報未必即時可見,「選擇走進歷史,有時意味與主流方向背道而馳,但這份堅持極為珍貴。每一份細緻的研究與新方法探索,都是對古人匠心的致敬,也為未來留下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