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設藍圖 構建更完善支持生育環境

●民建聯代表昨日召開記者會回應施政報告。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民建聯代表昨日召開記者會回應施政報告。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加強日間嬰幼兒照顧,未來三年將新增15所資助幼兒中心,合共提供約1,500個0歲至3歲的兒童日間照顧服務名額,比現時規模增加近一倍。有幼兒教育業界人士昨日在一個記者會表示,支持政府這一舉措,但目前院校沒有明確的育嬰文憑課程,若改善這一情況,相信能讓家長更加信任,進一步釋放婦女勞動力,促進生育意願等。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強調,要提高生育率,涉及部門眾多,呼籲政府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或定期舉辦跨部門會議,考慮制定《母嬰健康及家庭支援發展藍圖》,整合醫療、教育及社會資源,推動產後護理、傳染病防控、託兒服務及家校合作等一體化政策,為市民構建更完善支持生育的環境。

  今年施政報告繼續關注基層醫療發展,又進一步推出鼓勵生育的措施。梁熙昨日聯同多位來自婦產科、兒科、護理、幼兒教育業界專家,在立法會舉行「從醫院到校園:構建全方位母嬰兒童健康防護網」記者會,回應新一份施政報告。他表示,香港現時產後護理仍存真空,女性分娩後面臨身心健康風險。

  中大盼「一年產後護理」納指定服務

  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劉素玲分享,目前香港只有一次於分娩兩個月後在母嬰健康院進行的「選擇性加入」的產後檢查,但產後應該是改善媽媽健康的黃金窗口,故該院校設計「一年產後護理計劃」,透過「孕期護照」數碼工具連接臨床與日常管理。她建議將此計劃納入基層醫療指定服務包,並與私營及慈善機構協作外判服務,減輕家庭壓力。

  專家籲建流感/RSV住院接種數據庫

  各類病毒對嬰幼兒的威脅需要持續防範,兒童免疫及傳染病專家關日華指出,每當冬季,流感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對嬰幼兒健康威脅加劇。參考歐美地區引入長效單株抗體後,有關住院率下降達90%,他建議香港積極評估引入長效單株抗體及同步關注孕婦RSV疫苗的安全性,建立流感/RSV住院率與接種率數據庫,優化免疫預防策略,減輕醫院壓力,

  幼兒教育人員協會會長周慧珍提到,政府計劃未來3年將增加1,500個0歲至3歲的兒童日間照顧服務名額,相對的幼兒工作員人數需求也加倍,目前院校沒有明確的育嬰文憑課程,如果學校能夠提供有關課程,相信能讓家長更加信任。

  香港學校護士學會會長李麗棠指出,香港託兒中心及幼稚園普遍缺乏專業醫護人員,駐校護士不僅是應急,更是預防、監測與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建議政府分階段推行駐校護士制度,優先在全日制託兒中心及大型幼稚園設立專業護士,並逐步擴展至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