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加沙」來勢兇 直逼「天鴿」「山竹」




特首:做好部署應對並適時發放訊息 渠務署針對水浸黑點清理渠道
隨着熱帶氣旋「米娜」遠離香港,香港天文台昨日上午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惟另一更具威脅的颱風「樺加沙」接踵而至。香港天文台昨日指,「樺加沙」已增強為強颱風,並有可能以超強颱風的強度逐步靠近廣東沿岸,令香港天氣轉壞,受顯著風暴潮影響,屆時沿岸水位或與2017年的「天鴿」及2018年的「山竹」相若,沿岸市民須做好防水浸準備。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表示,特區政府會部署應對,適時會發放訊息。有地區關愛隊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已聯繫渠務署及路政署等部門,針對水浸黑點清理渠道,超前準備應對颶風的來臨。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李芷珊
香港昨日受「米娜」殘餘相關的驟雨影響,全日有天雨,未來天氣情況將更趨惡劣。香港天文台表示,「樺加沙」已增強為強颱風,於昨晚8時集結在馬尼拉東北偏東約870公里,預料以時速約15公里向西北偏西移動,移向呂宋海峽一帶並繼續增強,本周初進入南海北部,並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屆時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達每小時205公里,而周三(24日)將最接近香港,吹烈風至暴風,離岸及高地風力達11級,天氣惡劣,有狂風大驟雨及顯著風暴潮。
天文台科學主任林沁宜昨日指,預測「樺加沙」風力較強勁,中心氣壓偏低,預料其靠近廣東沿岸時會帶來顯著風暴潮,若以超強颱風強度在香港以南近距離掠過,且配合天文潮最高時間,沿岸水位會升得較高,據現時評估,屆時水位高度有可能與「天鴿」及「山竹」吹襲時相若。
預報料周三港澳以南約100公里處掠過
氣象專家、澳門天氣公司「知天Knoweather」創辦人崔傳忠在社交平台發帖指,衛星雲圖顯示「樺加沙」環流極廣闊,範圍足以覆蓋整個南海,並已發展出風眼,最新預報顯示其將於周三上午天文漲潮期間在港澳地區以南約100公里處掠過,並於珠江口以西至廣東西部登陸。根據潮汐預報,周三上午11時將迎來潮位高峰,高於海圖基準面約2.4米,而「樺加沙」強度高、環流廣闊,推動海水向岸邊堆積的效應強烈,若配合偏東或偏南風影響,風暴潮風險將大幅增加,尤其當高潮與颱風巔峰時刻重疊,沿岸低窪地區將面臨嚴重水浸威脅。
南區區議員、華富北關愛隊隊長張偉楠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南區關愛隊聯席、南區區議會及民政處因應颱風來襲,已聯繫渠務署及路政署等部門,對過往水浸黑點進行渠道清理,當中包括淺水灣、田灣海旁道及石澳大浪灣一帶,並將過往收集到的水浸黑點資訊呈報相關部門。
至於淺水灣、深水灣、赤柱附近及大浪灣等高危水浸地區,他強調會與特區政府相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始終關愛隊由義工組成,而且偏遠地區或需專業器具才能處理,包括渠務署引入的『龍吸水』等,亦會在大浪灣村派出兩架水泵應對……義工和我們說了相關情況後,希望這些部門使用專業器具處理。」
針對南區西北部多個地盤,如薄扶林及域多利道兩側,因早前處於開發階段,過去在颱風或黑雨期間曾出現泥沙湧入低洼地區,導致道路堵塞或水浸的情況。他透露已會見相關地盤承辦商,另有部分地盤屬於土木工程拓展署,對方日前回覆指挖掘工程已完成大半,並已實施噴漿處理及混凝土固定表面,減少泥沙湧出,同時加強覆蓋和防護設施。
收集有需要者名單 助做好防風措施
他表示,關愛隊聯席聯絡了南區17支關愛隊,將於未來數日及下周中期前,根據過往工作中收集的有需要人士名單,透過致電或上門走訪,了解他們的狀況,協助他們做好防風措施,同時聯繫南區非政府組織(NGO),希望他們提醒所屬會員注意即將來臨的惡劣天氣,並主動詢問是否有支援需求,以期擴大社區援助網絡。
此外,關愛隊聯席建立了一個包含各政府部門代表的群組,民政處亦會向公眾公布當日的緊急聯絡電話,一旦發生緊急事故或危險情況,資訊可即時流通,避免訊息落差,實現快速協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