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十五運開幕式對標「雙奧」 粵港澳代表團聯合入場 融入醒獅粵劇等嶺南風韻 展現自信真實中國青年形象


隨着十五運會開幕式倒計時50天的臨近,開幕式各項排練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香港文匯報記者18日現場走訪了解到,包括引導員、儀式標兵和旗幟標兵在內,開幕式儀式環節的場外排練也已順利完成第一階段;9月19日起正式轉入開幕式主場地開展場內排練,這標誌着十五運會開幕式儀式和表演工作全面進入「衝刺期」。本屆全運會開幕式在人員選拔、動作規範等方面,全面對標北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儀式演員均選拔自具有靈動氣質、外形出眾的「靚女」「靚仔」,而姿態、舉牌高度等又細緻到毫米級,使得開幕式儀式環節展現大國風範的同時,又兼具嶺南風韻。●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
十五運會開幕式排練分為儀式環節和文體表演環節。其中,文體表演環節已從場外排練轉入場內排練;儀式環節全面排練工作從9月1日開始,首階段工作於18日完成。
篩選具靈動特質與大國風範學子
香港文匯報記者18日在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看到,十五運會開幕式儀式環節的引導員、儀式標兵和旗幟標兵按照次序和節奏有序進行最後階段的綵排。其中,引導員主要負責舉牌引導各代表團入場,儀式標兵主要是開幕式入場儀式中的「氣氛組」,負責在場內持續舞動,而旗幟標兵則在運動員入場等環節揮旗表演,展現儀仗精神。
據介紹,十五運會儀式環節的引導員和儀式標兵,主要來自華南農業大學、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年齡均約18周歲。他們絕大多數是空乘、服裝表演專業的大二學生,有一定的禮儀和表演基礎。而在外形上,引導員身高均在170cm以上,部分達到180cm。旗幟標兵則來自廣州大學、北京體育大學,多數來自學校的國旗班,身高均在185cm左右。
從選拔階段開始,開幕式主創團隊在儀式環節就注重挖掘 「嶺南風韻」,根據演員形象氣質,篩選出兼具嶺南「靚女」「靚仔」靈動特質與大國風範的學子。儀式導演吳政泰介紹,在排練過程中,從演員的姿態動作、手持道具等細節,會融入嶺南醒獅手勢、粵劇身段等文化元素,以及象徵豐收與生命力的「拉拉穗」道具,共同傳遞地域文化與時代精神交融之美。
「航空級」標準 揮旗動作「零誤差」
據悉,本次參與培訓的十五運會開幕式儀式49名引導員全為女生,比實際代表團數量多出四成以上,備足候選。為了能夠達到甚至超過訓練目標,學員們紛紛在訓練課之餘還給自己「加練」。引導員學員吳佳聰說,開幕式中,她們手中的牌子重達7斤,對女孩子來說這是一個挑戰。為此,封閉訓練期間,她們回到宿舍後,還會加練俯臥撐,加強臂力。
本次引導員由曾參與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及2022年冬奧會開閉幕式引導員訓練的專家汪桂花、謝珊珊擔任導師。她們借鑒「雙奧」成功經驗,制定科學訓練體系。「我們要打造的,是既有大國禮儀風範,又有激情活力,青春洋溢、自信真實的中國青年形象。」汪桂花說。
而在儀式標兵方面,他們在開幕式中需持續舞動25分鐘以上,在訓練中,他們隊形變換與動作角度就要精確至具體度數;旗幟標兵則對標「航空級」安全標準,揮旗動作要求「零誤差」。
三代表團聯合入場將成全運經典
十五運會開幕式儀式總導演王立媛介紹,目前所有儀式演員已對動作流程和節奏形成扎實記憶和團隊默契。從9月19日開始,儀式環節排練將進入開幕式現場,以「現場合成為主線、場外精磨為補充」的雙線並行模式推進。場內排練將重點聚焦「空間適配、環節銜接、多元素融合」,確保燈光、音響、視效與演員動作無縫對接;場外則同步開展「細節打磨專項行動」,針對表情管理、動作力度、應急反應等隱性細節進行提升訓練。
值得一提的是,十五運會開幕式中,廣東、香港、澳門代表團將聯合入場,這是開幕式最大的看點之一。香港文匯報記者從排練現場獲悉,屆時,和其他代表團不同,粵港澳三個代表團同時入場,但各自有一個引導員。三名引導員引導三個代表團同時入場,將成為全運會歷史上的經典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