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場一周】彰顯有節制博彩成效 馬會屢獲國際認證




小賭可以怡情,然而非法及過度賭博則會衍生不少社會問題。多年來,香港賽馬會致力配合香港特區政府的政策推動有節制博彩,當中不但與非政府機構合作推出投注站賭博輔導外展服務,亦積極進行青少年及公眾教育,成效廣受認同,近日更第五度獲國際最高級別有節制博彩認證。
目前馬會是香港唯一獲政府授權營辦賽馬、足球博彩及六合彩獎券的機構。馬會對外事務部主管鄭琪表示,政府為回應市民對博彩的需求,遂發牌予馬會提供具競爭力的博彩項目,以打擊非法外圍賭博,馬會一直與政府緊密合作。他指,不少非法外圍可在網上落注,而且大部分網站在境外營運,甚至接受虛擬貨幣落注,增加警方堵截的難度。
嚴格執行多項措施 推有節制博彩
鄭琪解釋,有別於非法外圍賭博,馬會嚴格執行多項有節制博彩措施,「當中包括嚴禁未成年人投注,不接受信貸投注,投注戶口亦需有結存才可投注,而有需要的顧客亦可自願暫停投注戶口。」
此外,馬會是平和基金的最大捐款者,截止2024/25年的總資助金額高達6.31億港元,主要資助就賭博相關的事宜和問題進行研究、預防及緩減與賭博有關問題的公眾教育和其他措施,並為賭博失調者及其家人設立輔導、治療和其他支援服務。
自2017年起,馬會更與平和基金資助的四間賭博輔導及治療中心合作,推出「投注處賭博輔導外展服務」,在2022年更擴展至全港所有場外投注處。
投注站外展服務 介入賭博成癮個案
其中東華三院平和坊個案輔導員馮嘉賓表示,他們會定期到場外投注處接觸投注人士,了解他們的投注習慣和賭博經驗,「若發現過度投注現象,便會邀請他們進行簡單測試,找出有賭博失調傾向的投注人士後,輔導員會跟進個案並建議有效的理財計劃。」
服務亦會利用教育工具,例如設計圖解資訊,為投注人士提供財務管理及債務方案的相關知識,拆解賭博迷思。
此外,馬會亦積極開展教育及宣傳工作。在青少年教育方面,馬會多年來與非政府組織合作,透過不同計劃在中小學灌輸網絡健康和理財教育的知識,以及教導學生注意各種網上陷阱,包括提防個人資料外洩、應對網絡欺凌和防止沉迷網絡。其中「正向童心計劃」及「FiNet世代計劃」預計總受惠人數逾八萬。自2024年起,馬會更將預防教育計劃擴至專上院校。
加強教育及宣傳 提升公眾認知
至於公眾教育及宣傳方面,馬會不但於投注網頁、手機應用程式、場外投注處等展示有節制博彩的訊息,亦在傳統和網上媒體宣傳有節制博彩。當大型體育賽事舉行期間,馬會更特別透過不同渠道,向公眾宣傳有節制博彩的訊息,讓他們認識參與非法賭博的嚴重後果。
一直以來,馬會在推動有節制博彩的成效廣受認同,因而於2011年成為亞洲首間獲得世界博彩協會(World Lottery Association)有節制博彩最高級別的第四級別認證的機構,並在2015年、2018年、2021年及今年再次獲此殊榮。馬會更成為亞洲首間連續五度獲頒最高級別認證的機構。
根據世界博彩協會的有節制博彩框架,營運機構需要將他們的有節制博彩承諾和行動融入十個項目,在日常營運中積極履行,並持續進行評估和優化措施以獲取第四級別認證。有關元素包括:1)市場研究、2)員工培訓、3)零售業務、4)產品設計、5)投注渠道、6)廣告宣傳、7)公眾教育、8)問題賭博輔導服務轉介、9)與各持份者的溝通,及10)成效監察。能夠屢獲認證,足見馬會在推動有節制博彩方面的努力沒有白費。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