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振信心 近四成市民料樓價升 分析:港樓交投有望轉旺 豪宅受惠較顯著

● 施政報告公布後,有置業調查反映較多市民預期樓價會上升。地產舖貼出施政報告相關新措施。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 施政報告公布後,有置業調查反映較多市民預期樓價會上升。地產舖貼出施政報告相關新措施。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2025年施政報告後看升樓市佔比按年急升
2025年施政報告後看升樓市佔比按年急升

  新一份施政報告推出多項措施進一步完善土地供應、資助房屋、置業階梯等等,帶動市場對樓市前景看法改善。香港置業(港置)昨日於施政報告公布後即日進行了業界首份置業意向調查,成功收回467份有效問卷。調查顯示,約50.5%受訪者計劃未來12個月內入市置業,比例與去年相若,不過有更多受訪者看好樓價走勢,認為樓價上升的佔約38.6%,按年顯著增加約12.4個百分點。業界認為,樓價於近月已成功尋底,料在施政報告措施支持及減息周期預期下吸引更多資金入市。●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港置調查顯示,僅有約27.8%認為未來12個月樓價會下跌,比例較去年大幅減少約18.5個百分點;認為樓價平穩的佔約33.6%,按年增加約6.2個百分點;結果顯示市民對樓價走勢轉趨正面。

  港置研究部董事王品弟認為,市民對樓價走勢恢復信心的原因很多,其一是美國即將公布最新的議息結果,市場普遍預期會開啟減息周期。此外,特區政府政策亦為市場帶來支持,包括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利好樓市措施,其中包括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將購買住宅物業的成交價門檻由原先的5,000萬元下調至3,000萬元,而可計入投資額度維持1,000萬元。

  吸引更多高淨值人士來港置業

  王品弟認為,上述措施有助實際降低投資成本,配合2024年2月政府全面「撤辣」及同年10月放寬住宅物業按揭成數至70%,預計將吸引更多高淨值人士來港置業,為本地豪宅市場注入新動力,但對以中小型單位為主的整體樓市刺激作用有限。

  由於九龍的啟德樓盤為近年罕有、位處市區的大型新發展區,當中亦不乏豪宅供應,因此相信九龍區尤為受惠。事實上,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今年首8個月九龍區(包括將軍澳及西貢)逾3,000萬元住宅物業註冊量錄472宗,較去年同期的438宗增加約7.8%,創6年同期新高。

  隨着新一份施政報告進一步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王品弟相信今年全年該區逾3,000萬元住宅物業有力挑戰700宗水平。展望明年,九龍區(包括將軍澳及西貢)逾3,000萬元住宅物業註冊量料有機會進一步挑戰900宗水平,甚至超越2018年的908宗,為自1996年以來有紀錄新高。

  另一邊廂,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樓價於近月已成功尋底,並將迎來減息周期,今次施政報告未直接救市,可能是為避免樓市太熾熱,反而聚焦較長遠的供應層面,相信可令樓市長遠更健康發展。

  帶旺3000萬或以上豪宅成交

  昨公布的施政報告中,與樓市最直接關係的,要數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置業門檻。截至今年8月31日,「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共錄得1,963宗申請,預計可為香港帶來的投資金額逾580億元。

  陳永傑稱,計劃申請人需購買豪宅滿足自住需要,是次將購入住宅投資門檻由5,000萬降至3,000萬元,雖然計入額1,000萬元不變,但門檻降低,相信有助吸引更多相關申請,可刺激3,000萬元以上豪宅物業成交。陳永傑指受惠於優化投資移民政策,今年3,000萬元以上成交可達1,600宗,或為五年新高。

  全年租金指數料錄5%升幅

  施政報告中提及增加非本地生就學人數上限至50%,陳永傑指,過往多項的人才輸入計劃,抵港的人才超過23萬人。當中部分攜同配偶及18歲以下未婚的受養子女來港,為香港帶來龐大的住屋需求,相信增加非本地生學額,將進一步增加香港租賃市場需求,租金難免一路向升,料全年租金指數可錄5%升幅。租金向升,配合減息周期,相信亦有助吸引更多投資者進駐物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