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19招擴服務消費 撐地方辦大眾賽事 專家:港可藉十五運會聯動粵澳激發消費新增量

●《關於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培育一批群眾性文化活動和賽事品牌,支持地方舉辦大眾體育賽事,支持文博場館創新辦展方式等。圖為 8月27日大地流彩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南部賽區在湖南省懷化市辰溪縣孝坪鎮愛國村進行。 資料圖片
●《關於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培育一批群眾性文化活動和賽事品牌,支持地方舉辦大眾體育賽事,支持文博場館創新辦展方式等。圖為 8月27日大地流彩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南部賽區在湖南省懷化市辰溪縣孝坪鎮愛國村進行。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等9部門16日聯合發布《關於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培育服務消費促進平台、豐富高品質服務供給、激發服務消費新增量等方面提出19條舉措,包括培育一批群眾性文化活動和賽事品牌,支持地方舉辦大眾體育賽事,支持文博場館創新辦展方式等。有專家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香港可借助作為第十五屆全運會承辦城市之一的機遇,加強粵港澳聯動,培育更多群眾性賽事和高水平賽事品牌,有效吸引遊客,激發文旅、餐飲等消費新增量。

  《措施》提出,鼓勵引進國外優秀體育賽事,支持地方舉辦大眾體育賽事,打造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精品賽事、職業聯賽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體育競賽表演品牌。持續開展「跟着賽事去旅行」「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樂享精彩賽事 尋味中華美食」等活動,發揮體育賽事和相關活動帶動效應。

  培育群眾性文化活動和賽事品牌

  在文旅方面,《措施》還提到,統籌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支持推出一批文學、藝術、影視、動漫等領域精品創作,充分利用已有場館,打造一批輻射帶動作用強的劇場、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培育一批群眾性文化活動和賽事品牌,優化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支持世界文化遺產、文博場館、非遺機構、歷史文化名城,挖掘傳統文化IP市場價值,打造服務消費新場景。支持有條件的地方以優質演藝、動漫、遊戲、影視作品等線上流量帶動線下場景創新。

  支持文博場館創新辦展方式

  另外,《措施》還指出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延長熱門文博場館、景區營業時間,優化預約方式,鼓勵推行免預約。支持文博場館創新辦展方式,其收益可按規定用於績效激勵,根據工作成效合理核定績效工資總量。鼓勵文博單位開放館藏資源,與社會力量合作開發文創、數字產品,推動市場化方式舉辦的各類文化展覽進商場、進社區、進公園。

  香港現代體育項目頗具影響力

  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李聖鑫表示,《措施》中有諸多涉及體育和文旅的利好。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體育發展中,尤其是大型賽事裏,早已深度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馬術比賽就由香港協辦,後續眾多與奧運選拔相關的賽事,香港都有參與。今次,廣東聯合香港、澳門共同承辦十五運會,不僅是對港澳體育的肯定,更是中央希望通過這樣的全國性運動會促進灣區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激發消費新增量。

  除了賽龍舟等傳統體育項目,香港的現代體育項目在亞洲乃至世界都頗具影響力,如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車等。這些項目競技水平高,民間參與熱情也十分高漲,為體育產業發展和文旅消費奠定了堅實基礎。

  李聖鑫表示,在「賽事+旅遊」方面,香港有着廣闊的參與空間。其中,高水平的賽事是吸引高質量體育消費者的關鍵。香港多年來打造了香港國際七人制橄欖球賽、渣打香港國際馬拉松賽、香港網球精英賽等知名國際賽事品牌,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赴港觀賽。引進國外優秀體育賽事,可為香港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另一方面,港澳與廣東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利,珠三角的民眾可利用周末或節假日到港澳參加群眾性賽事,港澳居民可到廣東參與相關活動。這種融合度在其他區域難以實現,提升幸福感的同時也促進了消費。「香港本身在體育項目普及上有優勢,加上粵港澳深度融合趨勢,未來體育活動尤其是群眾性體育活動和文旅活動將呈現增長態勢。」李聖鑫表示,香港應抓住政策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廣東、澳門協同發展,最大化利用現有基礎設施和體育場地資源,通過體育帶動文化、餐飲、旅遊等消費,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新活力。

  擴服務消費措施(部分)

  ●實施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持續深化「購在中國」品牌打造,開展「服務消費季」系列促消費活動。

  ●開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試點城市建設。支持優質消費資源與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一批商旅文體健融合的消費新場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費龍頭企業。

  ●擴大服務業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支持將更多服務消費領域納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放寬中高端醫療、休閒度假等領域市場准入,減少限制性措施,吸引更多外商投資、民營資本進入。

  ●吸引更多境外人員入境消費。為更多符合條件的人員簽發5年多次簽證。加強「留學中國」品牌建設,吸引外國優秀學生來華學習。

  ●開展「人工智能+消費」典型應用案例推薦,持續打造信息消費新產品新場景新熱點。

  ●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相應縮短寒暑假時間,增加旅遊出行等服務消費時間。

  ●統籌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各類資金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旅遊、養老、託育、體育等服務設施建設。

  ●支持金融機構針對服務消費經營主體特點和融資需求,創新開發特色金融產品和服務。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