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回升證盛事見效 旅遊業倡政府「添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千尋)香港旅遊業持續復甦,香港旅遊發展局昨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今年首8個月合共有超過3,300萬人次訪港旅客,按年增長12%,當中非內地旅客佔超過765萬人次,按年增16%,當中來自短途客源市場的旅客按年升18%,長途市場旅客人次按年升19%。 有旅遊業界分析,旅客持續回升,反映盛事經濟見成效,包括上月多場演唱會及大型展覽成功吸引大量旅客來港,加上國際航線恢復及機票價格合理,亦帶動不少海外旅客訪港,建議特區政府應持續爭取更多國際大型盛事落戶香港,同時發展賽馬旅遊、遊艇旅遊及低空旅遊等新旅遊模式,增加多元吸引力。

  上月各旅客市場的訪客細明數據有待本月底公布,但根據旅發局早前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7月台灣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升逾24%、來自泰國及日本的訪客更分別升逾30%及47%。長途市場方面,該月來自澳洲的旅客按年增逾35%,英國及法國亦分別上升逾20%。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上月旅客增長首要原因是盛事經濟效應所帶動,「差不多每周都有大型盛事在港舉行,例如歌手鄧紫棋(G.E.M.)在啟德主埸館連開5場演唱會,每場吸引約5萬人入場,旅客佔比接近一半。」8月份亦正值暑假旅遊旺季,日本人氣動漫Chiikawa特展亦成功吸引大量家庭及年輕旅客,進一步推高訪港人次。

  對於短途地區市場的增長,他分析香港與台灣地區向來往來緊密,旅發局今年亦在當地大量宣傳,尤其聯同香港兩大主題公園合作推廣,具有相當強號召力。而東北亞航線機位供應充足,票價亦合理,日韓旅客尤其受惠於航班恢復與價格穩定,以至增加訪港意慾。

  建議港鞏固中長途市場

  至於澳洲及歐洲等長途地區市場,則得益於國際長途航線逐漸恢復,加上內地針對海外市場加強宣傳,推出免簽政策,不少外國旅客趁訪問內地順道遊港。他建議,香港進一步鞏固中長途市場,緊跟國家大力推動入境旅遊的整體規劃。

  民建聯經濟及發展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葛珮帆亦指出,8月份正值全球旅遊旺季,香港成為內地及海外旅客首選地之一,與盛事經濟下多項大型活動密集舉行有關,例如大熊貓雙胞胎一歲生日會、沙特超級盃足球賽、莫臥兒王朝瑰寶展覽等文化體育盛事,以及多項消費及博覽活動等。同時,部分周邊地區均面對自然災害或安全疑慮,相比下香港作為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成為理想目的地。

  針對短途市場表現亮眼,葛珮帆認為演唱會經濟起到關鍵作用,例如8月韓國人氣歌手權志龍開騷,吸引大量粉絲專程來港支持。長途市場的升勢方面,她相信與中澳關係回暖,以及部分海外旅客經香港轉機時順道遊覽有關。

  葛珮帆建議,特區政府應持續爭取更多國際大型盛事落戶香港,同時發展賽馬旅遊、遊艇旅遊、銀髮旅遊、離島旅遊及低空旅遊等新旅遊模式,增加多元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