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暴力加劇 分裂仇恨對立達頂峰 左右翼對激進行為支持度同上升 英媒:美步入危險轉折點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社會近年日趨兩極分化,政治暗殺和死亡威脅事件激增,右翼評論員柯克遇刺身亡一案,或令美國步入更危險的階段。英國《金融時報》上周六(9月13日)撰文分析,美國社會近年針對政敵的謾罵更加激烈,總統特朗普美化右翼分子暴力行為更是火上加油,這種縱容互相憎恨的氛圍,或為更多暴力行為打開大門。
回顧歷史,美國的政治暴力波動不斷,最緊張的時期可追溯至1968年,當時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以及時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羅伯特肯尼迪在數周內接連遇刺身亡。當時美國兩黨陣營都呼籲互相和解,極力反對政治暴力,呼籲民眾不論政治取向如何,都應為槍擊案遇害者哀悼,他們倡議用同情和體諒,取代蔓延在美國土地上的暴力和血腥污點。
如同處於內戰邊緣
時至今日,柯克遇刺令美國左右分化情緒達到頂峰。在社媒上,人們不難看到大批美國左翼網民對柯克之死幸災樂禍,暗示他因之前的言行罪有應得。右翼陣營則從最初的悲痛和震驚,很快轉變為極力呼籲針對左翼展開報復和政治清算。更有聲音指出,美國現時的社會撕裂如同處於內戰邊緣。
美國社會對政治暴力的容忍度也顯著增加。報道指出,儘管美國近期的政治暴力事件主要來自右翼極端主義團體,但多項民調都顯示,美國左翼對暴力活動的支持率正在上升。部分自由派人士日趨支持以暴力手段針對政敵,特朗普和傾向保守派的富豪馬斯克位列攻擊目標之首。
與歷任總統倡議和平不同,特朗普在柯克遇刺後不顧調查結果尚未出爐,逕自將矛頭指向所謂激進左翼分子。實際上特朗普自就任以來,已多次縱容右翼陣營的政治暴力,他就任首日便赦免國會暴動事件的1,500多名暴徒,將他們形容為「英雄」。特朗普也關閉聯邦調查局(FBI)和國土安全部監控國內恐怖主義威脅的部門,還接連以打擊非法移民為由,向美國主要城市派駐國民警衛隊。
凸顯美式民主脆弱性
美國暴力問題研究學者佩普認為,柯克遇害案令美國政治暴力氛圍惡化達到新高度,凸顯了美式民主制度的脆弱性。佩普稱,今次事件可能是美國已激進化的政治氛圍一個轉折點,「左翼和右翼對政治暴力的支持都在增加。這個分裂的國家要麼終於聽到警鐘,否則就會繼續沿着政治仇恨和暴力道路前進。
《金融時報》最後指出,特朗普追授柯克總統自由勳章,又頒令全美下半旗致哀,利用這種通常只用於紀念重要公眾人物的做法,試圖凸顯柯克和右翼陣營的重要性,「在美國歷史上,沒有哪名總統試圖以如此升級的方式,展現自己的政治立場。美國本有能力擺脫互相指責、縱容憎恨的局面,但若沒有總統作為領導人引領,這一切都很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