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香港優勢 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林建岳 全國政協常委 一帶一路總商會主席
經過10年深耕發展,香港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平台,不但在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上取得了豐碩成果,更充分彰顯香港「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優勢。當前,「一帶一路」發展進入新的篇章,在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新征程中,香港優勢將可進一步發揮:一是為內地以及海外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搭建平台,為企業開拓新興市場、對接「一帶一路」商機提供專業服務和國際網絡;二是發揮香港金融優勢,打造成「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經貿融資平台;三是更好地發揮香港民間商會重要作用,為企業搭橋鋪路、開拓商機、匯聚人脈。
香港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已經連續舉行十屆,規模一屆比一屆龐大,成果一屆比一屆豐碩。本屆論壇更雲集了6,000名來自多國政府、企業及組織的領袖和嘉賓,共同見證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9份諒解備忘錄及合作協議,當中涵蓋避免爭端、海關、反貪腐、氣象和促進投資等領域的合作。論壇亦宣布36項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協議和交易,總值近10億美元。論壇更讓各國政府和企業代表可以聚首一堂,共謀合作、共拓商機,既為「一帶一路」建設搭建重要的國際合作平台,也充分顯現出香港在「一帶一路」上的優勢和角色。
高峰論壇為企業鋪橋搭路
國家主席習近平12年前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經過12年奮進,由願景化為現實,結下纍纍碩果。「一帶一路」合作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為參與國家帶來經濟發展的實惠和紅利,切實改善了當地的民生福祉。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則屬於世界,香港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更是「一帶一路」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受益者。至今香港已經與多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以及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香港的專業人才為「一帶一路」的基建發展項目提供優質的服務。去年香港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對外貿易額超過2,760億美元,自2013年以來增長約80%。在美國關稅戰衝擊全球經貿的形勢下,香港不斷深化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經貿合作,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對於香港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
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台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隨着「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香港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進程中有着獨特的樞紐優勢,在「一帶一路」新征程上完全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本屆特區政府先後組團訪問東盟及中東多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更密切聯繫,開拓更廣泛合作關係。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合作平台角色愈益彰顯。香港應進一步發揮獨特優勢,積極搭建「一帶一路」國際交流和合作平台,既為國際社會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項目對接,推動實質性合作的平台,亦為內地企業「出海」參與「一帶一路」提供各種支持。
香港擁有國際化的金融體系、成熟的專業服務和廣泛的全球網絡,而內地企業則在製造業、科技創新和基礎建設方面具有強大實力,香港可以為內地企業「出海」提供全方位的專業服務及國際網絡,不但可助力內地企業參與高質量「一帶一路」建設,更能展現「一國兩制」下香港與內地合作的巨大增值潛力和協同效應。
民間商會發揮重要作用
香港是內地及國際企業籌集資本的重要平台,特別是綠色金融更是發展迅速。去年香港發行超過800億美元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其中綠色債券佔亞洲區總量的45%。「一帶一路」建設衍生出巨大的資本需求,香港有條件打造成「一帶一路」的國際融資平台。香港應發揮金融優勢,進一步完善「一帶一路」沿線項目在港融資機制,協助「一帶一路」國家和企業來港進行融資,既協助相關地區吸納更多資金加速基建等發展,亦為香港金融中心開拓更大的商機。
「一帶一路」作為一項規模前所未有的宏大工程,不但需要各國政府的推動,民間商會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亦發揮重要作用,為企業提供市場資訊和網絡優勢。一帶一路總商會和國家信息中心合辦的「中企境外熱點項目大數據綜合服務平台」,就為用戶提供多維投資關聯資訊分析和指數參考,協助企業投資「一帶一路」市場。隨着「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化,更要發揮好香港民間商會的作用,利用其廣泛的網絡優勢,為企業開拓商機、拓展人脈,促進人文交流,共同推廣和建設「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