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軍事實力 捍衛國際公平正義

  黃錦輝 立法會議員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於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61位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及有關國家高級別代表、國際組織負責人、前政要等出席大會。此情此景空前盛大,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彰顯了各國反戰、反法西斯主義的共同願景。

  應中央人民政府邀請,行政長官李家超亦率領一團由300多位香港政、商、學等界別代表組成的隊伍赴京參加閱兵儀式,筆者很榮幸成為其中一員;陣容龐大,反映出國家對香港特區的重視。在歷時70分鐘的盛大閱兵儀式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嚴明的紀律、整齊的步伐和高度專業的操演,向世界展現強大的國防實力與先進的裝備水平。各式高科技武器悉數亮相,展示國家在創新科技、國防建設和戰略安全上的最新成果,令人目不暇給,倍感振奮。各國嘉賓對中國製造的先進軍備亦讚不絕口、甚感興趣。

  筆者此前也參加過國家的閱兵儀式,明顯地感受到國家國防技術日益猛進,今次的展示內容比上次更加先進、更加威武、更加精彩。今年閱兵儀式上,無人作戰群集中展示了陸上、水面、水下、空中先進無人軍事裝備,包括在陸上作戰的偵打突擊、掃雷排爆、班組支援等無人戰車;水面的無人潛航器、無人艇、無人布雷系統等;空中亦有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無人僚機、無人制空作戰飛機、艦載無人直升機等。這些高精尖無人軍事裝備都是首次亮相,非常「吸睛」。

  環顧全球,無人作戰科技已經是現代軍事最關注的熱點領域。實際上,無人與真人配合互動作戰已是當今戰場常態。在戰場上人機互動一方面可以減少傷亡,另一方面亦可增加作戰效率。因此,國家在落實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任務目標時,亦大力推動自主研發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技術,有效地應用在軍事國防上,此舉是非常有必要的。

  親睹國家軍備先進強勁,筆者不禁想起電影《南京照相館》劇情,當時國家積貧積弱,被日軍侵略踐踏,黎民百姓飽受苦難,卻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艱苦抗戰14年最終得勝利。反觀今日我國軍事實力強大,但強不凌弱,超強實力只為震懾心懷叵測者,同時發揮戰略性穩定效果。正如習近平主席在重要講話中強調:「歷史警示人們,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處、守望相助,才能維護共同安全,消弭戰爭根源,不讓歷史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