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監管與自律須並行 促「牠經濟」健康發展

●廣西柳州的一處寵物墓園。
●廣西柳州的一處寵物墓園。

  隨着「牠經濟」興起,寵物殯葬需求快速增長,但價格混亂、服務不透明、資質缺失等問題頻現。業內人士呼籲加強自律,專家與律師則強調,應讓法規、監管與自律並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2021年修訂的《動物防疫法》明確病死動物須無害化處理,為寵物殯葬提供法律依據。地方上,北京市《動物防疫條例》要求寵物遺體送至規範處理場所,禁止隨意埋葬;深圳市探索「生命樹」等環保殯葬模式,將服務與城市綠化結合,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雖然有了法律框架和地方探索,但在全國層面,行業依然缺乏統一的細化標準與監管體系。廣西正大五星律師事務所律師羅珩指出,目前內地缺乏針對寵物殯葬的細化法規,行業准入、服務規範、責任認定無統一標準,監管處於「灰色地帶」,「部分商家無照經營、違規處理遺體,既損害消費者權益,也可能帶來環境與衞生風險。」為此,羅珩建議加快立法,明確經營資質、服務流程和環保標準,並強化多部門聯合執法。

  應建價格備案 公示收費標準

  在消費端,廣西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宣傳部主任李佩霞表示,投訴多集中在價格不透明、服務與承諾不符、退費難等問題。她建議,行業應建立價格備案制度並公示收費標準;消費者應索要書面報價和清單,保留票據和聊天紀錄,遇糾紛及時投訴。

  專家認為,寵物殯葬行業需立法、監管與自律協同推進,一方面通過法規與執法規範市場秩序,另一方面推動行業制定服務標準並落實自律機制。同時,消費者應保持理性,提升維權意識。「只有行業自律與監管並行,消費者理性與權益保護同步,寵物殯葬市場才能在滿足情感需求的同時,走向規範化、可持續發展。」李佩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