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淪電騙跑腿 涉3案共879萬元 行跡可疑被保安識破落網 警到場檢偽造廉署證件

一名19歲大學生替「假冒官員」詐騙集團做跑腿,冒充廉署人員向受害人派發所謂的公函,訛稱受害人涉及洗黑錢等罪行,受害人不虞有詐便按騙徒指示繳付「保證金」以證清白。這名跑腿大學生日前被大廈保安員揭發行跡可疑,報警將他拘捕,警員在其身上檢獲偽造的廉政公署證件和假公函,相信他涉及3宗騙案,涉及的金額共約879萬港元。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東區警區刑事調查隊高級督察梁涇文昨日表示,警方在本月5日接獲一名住宅大廈保安員報案,指在大廈外發現一名形跡可疑的中國籍男子。警察機動部隊人員到場調查,在該名男子身上檢獲一張偽造的廉政公署工作人員證件,人員隨即以涉嫌管有虛假文書,拘捕該名19歲、報稱大學生的男子。警方在其後行動中,檢獲多張偽造的廉署證件和公文。
穿西裝扮「廉記」 派送假公函
經深入調查,警方相信該名疑犯涉嫌與3宗假冒官員的電話騙案有關。有關騙案發生於2025年4月至8月,案件涉及3名受害人,年齡介乎25歲至82歲。
在這些案件中,騙徒假冒內地公安人員,先通過電話接觸受害人,其間訛稱受害人干犯包括洗黑錢等罪行,繼而要求他們繳付「保證金」以證清白,為令受害人相信自己干犯罪行,騙徒聲稱會派「特務調查人員」上門派送內地檢察院的公函。相信案中被捕的這名大學生扮演「特務調查人員」或廉署人員等跑腿角色,他會身穿西裝,向受害人展示偽造的廉政公署證件,以及內地檢察院的「公函」。
執法人員不會要求市民轉賬匯款
警方提醒市民,若接獲不明來電,特別是自稱執法人員的來電,必須提高警覺。騙徒有機會提出要求市民前往執法機構的外圍,或者附近的咖啡廳、商場等公眾場所見面,以增加騙徒的可信度。真正的執法人員不會要求市民進行轉賬匯款、交收現金或交出銀行賬戶密碼。市民如有懷疑,應立即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或者使用防騙視伏App,以分辨可疑的來電。
警方也提醒市民提防騙上騙,因騙徒會在誘騙市民轉賬後,也會慫恿市民參與所謂的「特務行動」,訛稱在完成有關行動後可取回失去的金額。但若明知對方是騙徒,仍協助他們進行犯罪活動,市民同樣需要負上法律責任。串謀詐騙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監禁14年,市民切勿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