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醫輔隊科技賦能提效 全方位支援十五運會


急救用品已備妥 逾1300隊員已就緒 專題演練已開展 場地指引已制訂
香港醫療輔助隊今年迎來成立75周年。香港醫療輔助隊總參事黃英強近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醫療輔助隊始終堅守「支援正規醫療,守護市民安康」的初心,充足的訓練和完善的後勤設施既是對他人負責,亦是對自身保護。他介紹醫療輔助隊未來將積極推動科技應用,提升服務效率與安全性,同時正密鑼緊鼓準備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與殘特奧會醫療支援工作,力求交出亮眼答卷。他透露,醫療輔助隊將引入無人機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自動識別意外場景、運送急救物資等,爭取寶貴的救援時間。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
成立75年來,香港醫療輔助隊隊伍從最初應對天災的臨時性服務,逐步發展為具備專業能力的常規輔助力量,先後參與南丫海難、嘉利大廈大火等重大災難救援,以及新冠疫情抗疫工作,成為香港醫療與應急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黃英強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醫療輔助隊一方面積極推動科技應用,提升日常服務效率與安全性,同時正密鑼緊鼓準備今年11月至12月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醫療支援工作。
擬沙田至大埔單車徑試行無人機巡邏
在科技應用方面,醫療輔助隊與中國移動合作,計劃於9月底至10月初在沙田馬料水至大埔段的吐露港單車徑,試行無人機巡邏服務,旨在通過無人機即時拍攝,快速識別單車意外傷者位置,並通知地面單車急救隊員前往救援,解決傳統巡邏覆蓋範圍有限、速度慢的問題。
黃英強表示,若試行成功,未來將探索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自動識別意外場景,進一步提升反應效率。醫療輔助隊又計劃在法例許可下,嘗試用無人機為大型活動如馬拉松、煙花表演中的傷者運送急救物資,如心臟除顫器,爭取寶貴的救援時間。
全運會服務準備是醫療輔助隊近期工作的重點。黃英強透露,目前已從器材、人員安排、訓練、行動指引四方面展開部署。
器材上,醫療輔助隊去年已額外採購急救用品與裝備,應對多場地服務需求。人員安排方面,現時已有超過1,300名志願隊員完成報名與認證,可保障賽事期間每日逾100人的調配。
在訓練方面,針對全運會高規格需求,醫療輔助隊開展了專題演練與解說會,內容包括不同比賽場地,如維園沙灘排球、紅館籃球的服務流程、與醫管局的遙距診症協作、警方安保安排等,確保隊員熟悉特殊場景下的工作模式。
在行動指引方面,由於全運會場地及布置均與以往不同,因此輔助隊會為各場地制訂專屬指引,明確服務對象,包括非運動員、非VIP人士、裁判、義工、觀眾等,並在酒店設置24小時醫療點,提供全天候支援。
黃英強表示,隊員參與全運會服務的熱情高漲,團隊有信心通過充分準備,圓滿完成支援任務,9月會舉辦多場工作坊及應急預案情景演練。
他又透露,在酒店當值方面,待各運動員入住酒店細節確定後,醫療輔助隊會於10月中至10月底才會開放當值時間表,以供隊員報名值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