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局長分訪遺址緬懷先烈偉績 盼市民更全面認識抗戰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龍)多名香港特區政府政策局局長近日分別到訪香港不同抗戰遺址,緬懷先烈的偉大功績,弘揚愛國精神。他們指出,特區政府今年舉辦多項紀念活動,並支持民間參與,讓市民更全面認識這段歷史,讓這份民族記憶薪火相傳,也讓年輕一代明白和平來之不易,家國情懷尤需珍惜。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日前到訪現位於大嶼山的羅漢寺。他置身其中,親身感受到當年游擊隊員如何在極其艱困的環境下堅守信念,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奮勇抗敵,跟侵略者展開殊死抗爭的精神。「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凛然」,沒有當年他們的捨身抗敵,便沒有今天香港的安定繁榮。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日前到訪沙頭角抗戰紀念館,與館長黃俊康細味香港抗戰英雄的事跡,亦前往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向當年壯烈犧牲的烏蛟騰村民致敬。丘應樺到訪兩處抗戰遺址時,不禁懷念祖父丘逢甲的抗戰事跡。
他表示,兒時從父親口中得知祖父捍衛祖國山河的意志,當年其祖父對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被迫割讓台灣非常悲憤,號召同胞組織義軍反抗,守護屬於國家的土地。其後因彈盡援絕,無奈退到廣東,創辦新學,培養人才,希望通過教育救國,貢獻國家。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日前先到訪萬佛寶殿,寶蓮禪寺住持淨因大和尚為一行人講解當年寶蓮禪寺的僧侶如何參與抗日的事跡,並緬懷當年筏可大和尚冒死營救港九大隊副大隊長魯風的英勇事跡。他們隨後步行至位於寶蓮禪寺後山的「魯風養病石屋」,麥美娟與淨因大和尚一同為「魯風養病石屋」抗戰遺址紀念牌主持揭幕儀式,為抗戰遺址的事跡留下紀錄,藉此讓市民尤其是年輕人,了解先輩為國家昌盛富強而艱苦奮鬥的歷程和無私奉獻,一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日前到位處新界北區沙頭角南涌羅屋村,參觀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羅家祖屋」,並與羅家的後人許楨傾談,深入認識這段抗戰歷史。他們一行隨後到訪附近位於沙頭角石涌凹的「羅家大屋」。他說,香港於抗戰時期並不是旁觀者,而是共同經歷烽火歲月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除「羅家祖屋」和「羅家大屋」外,中共抗戰遺址遍布全港,他邀請大眾到訪參觀,一方面銘記歷史,深入了解香港在抗戰中擔當的重要角色,也更加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和平。
鑑古觀今知未來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早前到訪長洲醫院,緬懷先烈。在日佔時期,這家醫院是育嬰院和兒童難民收容所,亦是中共長洲支部的活動地點。她表示,鑑古觀今知未來,先烈以偉大犧牲保家衛國、堅守民族尊嚴,是今天國家繁榮昌盛的基石,是今天人民安居樂業的起點。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才是世界應該共同守護的價值,這四大價值理念亦正正反映在「一國兩制」的制度設計中,讓香港發展前景持續開闊。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日前到訪梅窩銀礦灣抗戰遺址歷史現場繼續追溯14年抗戰,特別是香港淪陷之後的慘痛歷史,並到新設立的紀念石碑前鞠躬獻花,深切緬懷當年遭殺害的村民。她表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國堅持走和平之路,是源於中華文化優秀深厚的底蘊。以史為鑑,以和為貴,止戈為武。唯有國家強大,才能確保不受侵略;唯有以強大實力為後盾,方能有效遏制戰爭,守護長久和平。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為的是要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達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港警隊穿制服出席閱兵 深感光榮自豪
香港警務處處長周一鳴昨日表示,他在9月3日率領警隊代表團一行15人,隨香港特區代表團到北京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大家都是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穿着我們警隊的制服,由警員到處長,不同階級都有,這是一件很光榮、很自豪的事」,代表了國家和特區政府對香港警隊工作的認同。
由於是第一次在北京現場觀看閱兵儀式,每一位同事都感到興奮,也為國家的強大而自豪。周一鳴表示,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是當年很多先烈用無私的犧牲換來的。周一鳴強調,香港警隊的責任,就是要維護好國家安全,保護自己的家園,「其實每一個安全的情況,都是經過很多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同事,他們的努力所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