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業青年上「綜藝」 吸引投資者

●張本傑
●張本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靜怡 長沙報道)一張張印着照片的巨幅海報放在展廳正中央,電視屏幕上循環播放着每個人的成功故事。在長沙湘江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初出茅廬的年輕創業者彷彿成為了明星,能上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有海報、有粉絲,亦能吸引來投資者和合作方。

  「00後」創業者闖出新天地

  「我們研究的是甜茶。」「00後」創業者張本傑舉起一袋茶葉向香港文匯報記者介紹,他和5位同學今年3月背着雙肩包入駐創業園,白天在校園上課,晚上則窩在工位寫方案、談合作。他們還大膽喊話湖南知名茶飲品牌茶顏悅色合作。沒多久,在一檔創業綜藝節目上,張本傑真的見到了茶顏悅色的負責人,並獲得了研發合作的邀約。「簡直是夢想成真一樣。」

  像張本傑這樣的年輕人,正成為這片創新熱土上的「主角」。湘江新區集聚了20餘所高校、40%以上的全省國家級創新平台,超過100萬名人才匯聚於此。去年駐區高校大學生畢業留湘率達到65.5%,創新資源的「虹吸效應」正在顯現。

  作為湖南首批4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之一,望城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今年掛牌以來,已引進40餘個項目。超過6萬平方米的園區裏,「辦公+生產」「科創中心+實驗樓」一應俱全。年輕團隊只需「拎包入駐」,工商註冊、財稅代理都有第三方機構協助完成。 「不少項目第一次考察,就當場拍板落戶。」園區負責人介紹,如今每天都有入駐申請,項目路演至少每月一場,預計全年引進大學生創業項目將突破100個。

  在長沙望城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從英國回來創業的盛滔,就是一位愛折騰的湘妹子。「80後」的她放棄「鐵飯碗」央企工作,與小十多歲的西班牙籍丈夫回長沙創業,做針對外國人的長沙深度旅遊文旅電商產品。

  女創業者身影長沙隨處可見

  在長沙走訪過程中,香港文匯報記者留意到女創業者的身影隨處可見。盛滔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為了將長沙的另一面展現給更多人,她經常深夜對着屏幕敲代碼,搭建網站。英語專業出身的她,編程全靠自學。盛滔笑着說:「你看我的黑眼圈,採訪前一天我還在熬夜趕進度。創業就是累並快樂着。」她認為,長沙是個對女性很寬鬆包容的城市,「女創業者基本沒遇到什麼障礙」。

  在長沙的脫口秀舞台上,女演員們越來越敢說敢笑,用段子調侃現實,突破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這種鬆弛與自由,也成為長沙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數據顯示,長沙女性人才佔比超過一半,女科技工作者比例更達35%。三年前,長沙還率先提出建設「女性友好型城市」,出台《關於大力發展『她經濟』的若干意見》,在政策、服務和產業生態層面,全面支持女性發展。

  留着利落短髮的李丹,在兩年前帶着一個總投資3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回到家鄉,如今項目已經收穫了不少訂單。李丹說,湖南人常說「兒子叫崽,女兒也叫崽」,家庭對性別的期待差別不大。長沙作為湖南省會城市,這種「不分性別,只看能耐」的氛圍更濃,讓女性在創業大軍中更容易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