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港聲】一把紅扇走天下 兩個論壇三交叉


●作者在北京參與的兩場論壇。
●作者在北京參與的兩場論壇。

  9月3日的閱兵,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主題是紀念抗戰偉大勝利、弘揚抗戰偉大精神。在這全球關注的時刻前, 我帶着一把紅扇, 在南下的高鐵上,記錄8月在北京參加的兩個論壇,主題涉及城市、產業及人才三方面的融合交叉。

  這兩場意義非凡的論壇在北京相繼舉行,分別聚焦 「一帶一路」 產業合作與交叉科學教育發展,匯聚多方力量,共商發展大計,為相關領域的進步注入新動力。

  8 月 15 日,第五期 「三里屯『一帶一路』友人新質生產力論壇」 在三里屯國際青年人才會客廳盛大舉行。此次論壇由商務部 「China Aid」援外項目悉心指導,三里屯街道商會、三里屯國際志願服務隊聯合承辦,同時得到了全球經濟與創新平台(GEIP)、Hi-China 中歐商業經濟協會、北京長風信息技術產業聯盟、北京朝陽區企業聯合會等多家機構的大力支持,各方協同發力,確保了論壇的順利開展。

  論壇以 「三維戰略驅動下的中阿產業新合作」為主題,吸引眾多重要嘉賓參與。其中包括阿曼經濟特區與自由區公共管理局、阿曼商業部、工業和投資促進部、商工部、工業城管理局等政府部門的代表,以及中國新能源、先進製造業領域的企業代表、國際組織成員和多國青年志願者代表。眾人齊聚一堂,圍繞綠色能源、ESG 實踐與產能本地化等新質生產力議題展開深入探討,現場思想碰撞,氛圍熱烈。

  全球經濟與創新平台(GEIP)中國企業出海運營總監袁乾銘,憑借28年服務中國企業全球化的豐富經驗,在論壇上提出了極具價值的見解。

  阿曼商工部推廣處處長 Mohammed AL-Kindi 則向與會者詳細介紹了「2040 願景」下阿曼的投資優勢,其市場輻射力可覆蓋20億人口,企業能零關稅進入59個國家和地區,且享有100%外資所有權及最長30年免稅期等優惠政策。

  我則代表在內地的香港文化科技企業,提出 「香港模式」,建議中國企業先在香港優化公司治理與國際合規架構,再以此為基礎進入阿曼及全球市場,為中企出海提供了新的思路。資深 「一帶一路」 顧問朱邦富着重強調,本地化是中國企業在中東市場實現長期發展的核心要素,企業應嚴格遵守當地法律、尊重當地文化與宗教習俗,並優先僱用本地員工,才能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

  時隔數日,8月24日,「2025·第三屆北京交叉科學大會教育平行論壇」 在北京工業大學隆重舉行。此次論壇匯聚了各界專家學者,大家齊聚一堂,暢所欲言,圍繞推動跨界融合教學、促進交叉科學教育發展等議題建言獻策,共同為交叉科學教育的未來擘畫藍圖。

  該論壇由北京交叉科學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語言文字工作協會、北京靈境智慧公益基金會協辦,中國知網提供支持,多方攜手為論壇的成功舉辦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初步統計,本屆大會規模盛大,吸引了眾多高校和企業參與。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以及多家企業及研究院等共計200多家單位。來自這些單位的800餘名專家及國家級人才參加了此次盛會,陣容強大,充分體現了各界對交叉科學教育的高度關注。

  作為內地港人,我在論壇上談到關於京港文創科創如何以中軸線為創新主軸,同時亦感到非常榮幸能在北京工業大學與各位專家教授交流,這也是體現了北京與大灣區之間緊密的互動與合作。交叉科學教育是推動學科創新、培養複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正如論壇上所強調的 「交叉科學教育我們一直在路上」,此次論壇的舉辦為交叉科學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交叉科學教育將邁向新的高度。

  兩場論壇雖聚焦領域不同,但都展現了各方對合作與創新的追求,為相關行業的發展凝聚了智慧和力量,也為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用滿滿正能量廣結善緣、融合交叉,祝大家的路越走越寬,更上一層樓。

  ●作者/圖片:文旅部 香港青年中華文化傳播大使 梁家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