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觀點】美存滯脹風險 議息進退兩難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即使假期亦不可能真的休息。就以美股本周一休市,但其實依舊新聞多多。日前美國上訴法院裁定,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發動大規模全球關稅戰,當中大部分關稅政策屬於不合法,即為一個好例子。

  關稅不得要領 特朗普勢反擊

  這個消息可以有多重解讀,最直接,當然是一切再複雜化,要等最高法院的支持,特朗普政府才能真的繼續執行關稅政策,否則便是出師無名。

  過程中,特朗普不會坐以待斃,一定會嘗試反擊,而假如關稅一面不得要領,則要在美聯儲貨幣政策方面入手,加快換掉當中不合其心意的人選,盡快安排親信加入,以方便大舉減息,為美國當前債台高築的危機減輕一點壓力,亦抵消萬一關稅收入不能再名正言順的徵收。

  理性看來,關稅收益再多,不可能足夠填補雙赤持續增加,美國債台高築的困難,多年來眾多總統及管治班子皆以為不可觸碰,自然有理由,因為大家深明,唯有透過資本賬的淨流入,也就是吸引外國買家繼續買美國資產,股匯債不拘,才可抵消債務一直愈滾愈大的難題。

  政策添不明朗 方便上下其手

  如今特朗普上任,執迷於關稅,以為可以把一切解決,故此不符合經濟現實,但反過來,其大舉東征西討的做法,添加各種不明朗,對於絕大多數金融市場參與者來說,肯定是風險所在,但對於掌握其行事作風者,也就他本人以及其親信而言,卻是上下其手的好機會,過去多個月以來,多方可見,他直接間接得益的,已是天文數字。

  投資者應小心部署,面對特朗普未來三年多的大舉出招,風險回報可以說是硬幣的兩面。從這一角度看,美聯儲人事任命問題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步步進逼,是遲早要發生的。同樣地,法院連特朗普早前財政制裁大學之舉被裁定違法,特朗普作風稍後亦肯定有反擊,面子過不去是一回事,若不出手,如何上下其手?投資者宜留意,短期風險開始上升。就在這些政策風險上升之際,金價亦突破高位,再創歷史新高,作為佐證,相當有力。

  褐皮書顯示多地現經濟停滯

  屋漏偏逢連夜雨,美聯儲公布褐皮書,當中顯示,多個地區經濟活動陷於停滯不前的局面,加深外界對於9月議息的減息概率的印證。

  難怪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全球央行年會的發言,有必要為之前堅持的立場,作出明顯的改變,以傳達貨幣政策即將有變的信息,以免上述數據出台後,當美聯儲真的減息時,外界出現太震撼的感覺。

  從期望管理角度,一切無可厚非,畢竟當局已經在其可行範圍內,盡量取得最充分客觀數據,然後作出相關決定。當然,嚴格來說,雖然9月減息高唱入雲,但未算絕對,畢竟通脹壓力仍然存在,滯脹風險存在,議息處境兩難。

  (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