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製造業預期改善 內需回暖待加強
龐溟 經濟學博士、經濟學家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內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4%,比7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雖然連續5個月處於50%榮枯線下方,但讀數和多數分項均小幅反彈。筆者認為,雖有高溫、多雨、洪澇等天氣性、季節性因素擾動,但數據反映了反內卷政策衝擊有所減退,價格和市場預期均有較為明顯的修復。
從供需側來看,代表供給和需求的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0.8%和49.5%,較7月份分別提高0.3和0.1個百分點。生產指數在擴張區間提速,主要受醫藥、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等行業拉動。這和8月份原材料、產成品庫存分項指數分別增0.3個和減少0.6個百分點的態勢可以相互印證,企業主動增加原材料庫存可能預示了製造業生產回升勢頭。新訂單指數繼續位於收縮區間,顯示出內需不足的結構性問題依然較為突出。
反內卷政策有效提振價格
新出口訂單指數較7月份小幅上升0.1個百分點至47.2%,說明中美關稅暫停期延長90天與已加徵關稅相互作用使影響平穩,預計8月出口態勢將繼續保持韌性。隨着中美關稅暫停期繼續延長,且市場預期雙方關稅稅率繼續提升的概率不高,未來出口大幅收縮、出口訂單拖累製造業需求的可能性明顯降低。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與整體新訂單指數的變化幅度一致,從側面說明內需回暖的步伐依然較慢,繼續拖累製造業需求端。8月份進口訂單相比7月份回升0.2個百分點至48.0%,仍在低位徘徊。
從細分行業來看,8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的PMI指數相比7月份分別上升1.3個和0.2個百分點至51.9%和50.5%,顯示出新動能行業支持需求,以及「反內卷」對供給端的短期衝擊有所減退。
高耗能行業製造業PMI較7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但仍處於48.2%的較低景氣度且已連續26個月收縮,說明反內卷政策對價格有一定提振,但「雙碳」目標深入推進、地產行業恢復較慢等因素,繼續抑制景氣度修復。
製造業對未來市場信心增強
從價格水平來看,8月份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相比7月份分別提高1.8和0.8個百分點至53.3%和49.1%,顯示出反內卷政策和部分行業的限產提價行動初見成效。估計將主要以8月份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溫和回升的形式予以反映,同時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環比降幅有望收窄,但PPI價格中樞要突破和回復到正增區間的難度仍較大。
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相比7月份上升1.1個百分點至5個月來高位的53.7,連續兩個月回升,說明製造業企業總體預期在不斷改善、對未來市場信心在不斷增強,其中通用設備、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等行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均位於58.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企業對行業發展預期更為樂觀。展望未來數月,天氣因素的好轉有助於促進PMI的季節性改善,消費和地產內生動能恢復的步伐、各項扶持政策接續發力的節奏、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則會帶來不確定性,PMI整體有望在榮枯平衡線上下窄幅波動。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