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一家親、健康心連心」中醫義診活動圓滿舉行

●現場大合照。
●現場大合照。

●何啟明致辭。
●何啟明致辭。

●林哲玄致辭。
●林哲玄致辭。

●余健強致辭。
●余健強致辭。

●吳梓新致辭。
●吳梓新致辭。

●陳漢忠致辭。
●陳漢忠致辭。

●彭志標致謝辭。
●彭志標致謝辭。

●(左起)彭志標、梁華勝、王子成和陳漢忠籌辦是次活動。
●(左起)彭志標、梁華勝、王子成和陳漢忠籌辦是次活動。


●活動現場醫生為長者診症。
●活動現場醫生為長者診症。

  8月31日,九龍中醫師公會連同旺角街坊會、油尖旺健康城市執行委員會、香港大學中醫校友會聯合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暨「社區一家親、健康心連心」中醫義診活動。九龍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漢忠、會長黃傑,旺角街坊會主席梁華勝,油尖旺區健康城市執行委員會主席王子成和香港大學中醫校友會會長彭志標籌辦是次活動。活動邀得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協調部副部長李玲,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立法會議員林哲玄,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協調部處長陳佳,醫務衞生局中醫藥發展助理專員吳梓新,社會福利署九龍城及油尖旺區辦事處專員林綺梅,警務處旺角警區指揮官張立灝等出席並主禮,場面溫馨熱鬧,有400多位長者受惠。

  何啟明:中醫在維護健康方面作用顯著

  何啟明表示,香港的老齡化問題頗為嚴峻,據相關數據,香港現有753萬人口,60歲以上長者所持的長者卡已發出約250萬張,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同時,香港女性平均壽命達88歲,男性則為82歲,若65歲退休,男性平均還有17年、女性有23年的退休生活需規劃。健康是退休生活的重要前提,中醫在維護健康方面作用顯著。特區政府重視中西醫協作,並加大資源投入,今年年底中醫醫院將會開幕,屆時可組織街坊前往參觀。希望大家保重身體,接種疫苗,減低整體醫療成本,從而擁有健康體魄和美好生活。

  林哲玄:長者可優先尋求社區醫師幫助

  林哲玄表示,中醫向來重視自我調理,而社區在居民健康管理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長者們常面臨血糖波動等健康問題,對此無需扎堆擠往公立醫院,可優先尋求社區醫師的幫助。同時,建議居民們多參加社區組織的健康活動,堅持定時體檢,及時掌握自身健康狀況。

  余健強:秉承優良傳統 攜手服務市民

  余健強提到,九龍中醫師公會根基位於油尖旺地區,尤以油麻地為重,多年來始終秉承優良傳統,竭誠服務社區居民,為油尖旺地區的民政事務做出了許多貢獻。期望今後進一步深化合作,攜手為社區民政事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吳梓新:弘揚中醫優秀文化

  吳梓新分享了「三點感恩」:第一點感恩是和平來之不易。應珍惜當前相對和平的環境,讓大家能安穩地相聚開展活動、分享交流;第二點感恩是中醫價值的弘揚。中醫講究「醫乃仁術」,與西醫一樣體現仁愛精神。此次活動包含健康講座與義診,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營造了關愛社區的氛圍;第三點感恩是中醫這門學問的價值。作為中醫師,《黃帝內經》提到上古聖人年過百歲仍形神健康,這有賴於「治未病」,即注重四季養生、日常飲食、作息與情緒調理,從而實現「年屆百歲而動作不衰」。

  他續指出,本港十八區均設有中醫診所,鼓勵市民使用。今年年底,香港首間中醫院將落成,分階段提供門診、日間治療、住院服務,涵蓋外科、婦科等多個科目,標誌着基層與主要中醫藥服務的顯著進步。

  陳漢忠:香港中醫藥發展迎黃金時期

  陳漢忠表示,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中醫藥發展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特區政府積極推動中醫藥在香港醫療體系中的角色提升,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中醫藥在治療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讓廣大市民對中醫藥的認識和接受度大幅提高。

  他提到,中醫藥在治療慢性疾病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例如三高疾病、心腦血管病、胃病、風濕關節痛症乃至婦科病、皮膚病等,療效備受肯定。更重要的是,中醫提倡「治未病」的理念,強調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復疾病。可以說,中醫藥無論在疾病治療還是保健養生方面都具有獨特優勢的。

  彭志標:繼續為市民健康保駕護航

  彭志標表示,今次近500人參與的大型中醫義診活動順利舉行,離不開在座每一位的深切關懷與大力支持。謹代表大會及活動籌備委員會,向百忙中蒞臨的各位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將秉承「社區一家親 健康心連心」的理念,積極推動社區服務,提供專業中醫藥資源,為廣大市民健康護航。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