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夥水務署辦參訪團 120人北上「識水思源」

●參訪的中學生與當地中學生一同參與以東江水為主題的藝術裝置創作。水務署署長黃恩諾(左二)參與其中。 網誌圖片
●參訪的中學生與當地中學生一同參與以東江水為主題的藝術裝置創作。水務署署長黃恩諾(左二)參與其中。 網誌圖片

●參訪團的專業界別團員參觀鄭州市的「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 網誌圖片
●參訪團的專業界別團員參觀鄭州市的「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 網誌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今年是東江水供港60周年,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為慶祝及紀念這重要里程碑,局方及水務署以「一脈相連 飲水思源」為主題,去年9月聯同多個專業及社會團體舉辦一系列活動,至今年7月底已推出16項活動或節目,讓市民深入了解東江水供港歷史及意義,當中7月的「識水思源」國家水利建設暨文化科技參訪團,約120名學生、青年工程師、工程業界及相關政府部門代表參與,考察國家重點水利建設及文化歷史及科技地標。她亦親自率領參訪團出席座談會,向國務院港澳辦及水利部就參訪活動作出總結及分享。

  考察國家水利建設

  甯漢豪昨日發表網誌,指出「識水思源」參訪團由水務署、香港工程師學會及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聯合舉辦。

  水務署總工程師(香港及離島區)連登泰介紹,參訪團7月21日至25日到訪鄭州、安陽、北京等地,考察國家重點水利建設及文化歷史及科技地標,讓香港年輕一代及工程業界體會國家水利建設的偉大成就,深入了解國家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科技發展,從而加強年輕一代愛國情懷,以及業界作為「國家未來建設者」的使命感。

  參訪團到訪鄭州及北京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設施,並參觀河南博物院、安陽殷墟博物館、安陽古城、北京的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首鋼園等地標。中學生團員更與北京的中學生互動交流,一同參與以東江水為主題的藝術裝置創作。

  參與的中學生代表在其後的座談會上分享,是次行程令她了解國家水資源發展,並在北京團城湖調節池和調度中心見證研究員將各項技術相互配合與合併,讓國家短短20年左右完成南水北調的世界級大工程。她並指是次行程不僅讓其驚嘆於中華民族的智慧,更見證國家現代科技突飛猛進,體驗到國家的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