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難民專題系列一】加速處理申庇勢掀露宿潮 英應對難民危機陷兩難

●英國多地爆發反移民示威。  路透社
●英國多地爆發反移民示威。 路透社

  圖降低租用酒店高昂成本 遏止反移民暴力示威

  香港文匯報訊 英國非法入境的尋求庇護者自工黨政府上台以來激增,內政部8月宣布將加速處理庇護申請,試圖降低租用酒店提供住宿的高昂成本,以及防止酒店成為反移民暴力示威者的目標。然而專家警告,短期內大量清理庇護申請,可能會引發新一波難民露宿潮,將為地方議會帶來沉重壓力。

  《金融時報》指出,此前的保守黨政府在2023年集中清理庇護申請積壓,導致獲得難民身份的人數激增。隨之而來的是,失去內政部提供住宿的難民家庭大量向地方議會尋求支援。英格蘭政府數據顯示,在2023年最後一季,因離開內政部提供住宿而變得無家可歸或面臨無家可歸風險的家庭,增至破紀錄的7,160個,雖然這數字在今年第一季降至5,940個,但總體無家者數量仍接近歷來最高。

  無家者大增為地方議會帶來壓力

  在住屋方面幫助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慈善網絡Naccom負責人布里奇特·楊強調,這是一個急迫的擔憂,若政府短時間大量處理庇護申請,將重現2023年無家者人數驟增的局面。

  牛津大學全球移民與多元化交流部門負責人布羅德黑德表示,內政部需與地方當局緊密合作,就何時作出決定進行溝通,避免大量新獲得難民身份的人,向議會尋求無家服務支援。報道指出,清理庇護申請積壓還會給地方議會帶來連鎖反應,因地方議會有責任為無家者提供住所的同時,還面臨社會住屋短缺和私人住宅租金上漲的壓力。

  數據顯示英國去年近半數的庇護申請獲批准,但這數字並未考慮家屬,因此最終數字可能更高。布羅德黑德說,真正給議會住屋服務帶來壓力的不僅是難民總數,而是極短時間內的大量批准。

  現時非法入境英國的人數激增,而英國反移民思想又廣泛傳播,相關話題已成為政治議程上的重點。英國政府推出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削減尋求庇護者酒店方面的開支,以及與法國達成協議遣返難民。

  支援服務僅助「危機邊緣」人士

  《金融時報》指出,設有庇護酒店的地區面臨最大壓力,因難民通常向內政部提供住宿的地區尋求支援。為緩解這問題,當局將尋求庇護者更平均地分布全國各地,並實行將獲得難民身份的人在內政部提供住宿的可停留時間,延長一倍至56天,同時讓他們嘗試尋找其他居住地。但布羅德黑德解釋,仍有許多難民最終無家可歸,因他們在獲得庇護後才能工作,而大多數無家支援服務只幫助處於「危機邊緣」的人。

  英國今年第一季獲得短期無家支援的家庭總數達83,450戶,僅較去年第一季的歷來最高水平低6個百分點。截至去年3月的數據顯示,市政住屋等待列表有133萬戶。布里奇特·楊稱,認識到導致無家現象的其他因素非常重要,包括住屋補貼凍結、社會住屋短缺及租金上漲,「難民所受影響尤為嚴重,但他們並非唯一陷入困境的人。」

  慈善組織「庇護所」政策與倡議主任麥克雷批評,無家者數量飆升的原因是社會住屋嚴重短缺和租金失控,不應將無法提供可負擔住屋的政治失敗歸咎尋求庇護者,「即使難民數量降至零,我們依舊面臨住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