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力行 擇善固執 不為一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盈盈)多名仁大畢業生昨日先後分享與胡鴻烈的故事。社工學系校友、協理副校長(學生事務)葉秀燕分享,校監經常強調,樹仁的根基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學生、校友與職業,「我很榮幸同時擁有這三個身份。」她又提到,胡鴻烈的謙遜,不僅體現在對他人的尊重上,也體現在自我反省中,有一次校監誤會她遺失了兩張獎學金支票,過了一段日子,他才發現支票一直放在抽屜,遂即時向她道歉:「對不起,我錯怪了你。」其真誠讓葉秀燕明白到,承認錯誤並非軟弱,而是一種值得尊敬的力量。「今天,我時常提醒自己對同事要坦誠、尊重和負責任,同時也要體恤他人的感受。」
同為仁大校友的校董會副主席張舜堯表示,不會忘記胡鴻烈對教育的理想、擇善堅持、不為己但為人的仁者精神。他引述胡鴻烈生前指,樹仁的發展充滿信心,認為創校之舉正確,因其「忠心於理想、『敦仁博物』、中國文化的價值,以及信賴年輕一代」。
他提到,除了樹仁外,胡鴻烈亦與友人有份營辦兩所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並在2009年簡短囑託其與三位樹仁師兄承擔辦學重任,「只說了一句:『我有兩間學校,日後你們幫我好好辦下去吧!』」目前,兩校的管理骨幹八至九成為樹仁校友。這些均見證胡校監以教育立身,由樹仁書院年代投身德育辦學,至獲確認為私立大學,皆以行動示範「躬身力行、擇善而固執、不為一己但為群體」的初心。
仁大輔導及心理學系校友、亞洲專業輔導及心理協會主席余鎮洋憶述,2006年樹仁獲確認為香港首所私立大學,全校師生倍感光榮,並從胡校監與鍾校長數十年的堅持中,體會「擇善固執」——為正確之事堅持到底。
「無私奉獻推動業界進步」
他透露,校監與校長早於1977年預見社會對心理輔導服務需求日增,於樹仁開辦輔導及心理學課程,為本地專業奠基,而自己創立協會時亦獲得校監慷慨支持,「其洞悉世情與無私奉獻,推動業界進步。」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新聞與傳播學系校友黃偉傑指,「樹大好遮蔭」道出樹仁校友情誼。他回憶當年實習時,獲眾多樹仁師兄師姐「偏愛」照顧,而樹仁學生均以拚搏見稱,在職場上「更勤力、更肯捱」,並受前輩主動扶持。他現回校兼教,盼把精神薪火相傳,「我對師弟師妹總有一份責任感。坦白講,這份情感源自校監教給我們的——把花開在樹上,把根扎在土裏。這是樹仁非常寶貴的傳統。……沒有胡校監,就沒有今天的我們。」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榮譽教授何文匯表示,作為胡鴻烈的老朋友,每次與他見面,對方總以燦爛笑容面對困難,令人感到世界充滿希望,「他的笑容與笑聲,將繼續感動我們,令我們更積極、更堅定,克服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