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俏港教育環境國際化 高才甘棄厚職南下發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由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等主辦的「2025香港國際人才職業博覽會」第三季專場昨日舉行,近40家知名企業參展,合共提供數千個職位,涵蓋商貿物流、文旅體教及金融服務三大範疇,包括法律、人力資源、市場營銷及行政管理等。有到場的高才通人士表示,香港的國際化教育環境與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吸引自己來港發展,並有信心能覓得理想職位,亦有在港升學的內地學生指香港不但薪酬優厚,且其國際化環境亦具吸引力,故期望留港發展。

  國際人才職業博覽昨舉行 提供數千職缺

  博覽會吸引來自不同背景的求職者,年近四十的段先生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他曾於內地多家知名企業任職,今次是首次在港求職,目標鎖定金融科技領域,期望月薪達3.5萬港元以上。

  他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香港的國際化教育環境以及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對自己及家人均極具吸引力,且相較內地的激烈競爭,香港的金融科技領域更具發展空間。

  有不少到場人士為內地來港升學的學生,來自河北的王同學是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新生,昨日到職業博覽會,希望了解工程相關職位,「希望提前了解香港的就業市場,為明年實習以及未來在港發展做準備。雖然粵語溝通仍需要提升,但香港的國際化環境,對我很有吸引力。」

  張小姐是嶺南大學公共智慧管理專業碩士畢業生,專注於尋找行政類崗位,「香港就業市場機會豐富,但競爭激烈。相比內地行政崗位月薪約8,000元至9,000元人民幣,我在香港中石化實習時,轉正薪資已可達2.2萬港元。儘管在港生活成本高,但香港的開放包容環境,讓我希望留下發展。」

  美聯物業:重視求職者粵語英語能力

  參與職業博覽的美聯物業,其高級主任(人力資源)錢先生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公司提供前線銷售及後勤職位,暫已收到約70份至80份簡歷,求職者包括內地背景的高才通及優才計劃人士,「我們重視應聘者的粵語和英語能力,以適應服務行業需求。與去年相比,今年市場環境改善,求職者的選擇空間更大,故收到的簡歷數量相對減少,顯示市場更活躍。」

  健康產品公司維特健靈攤位的負責人黃先生表示,公司今次開放18個職位,涵蓋前線工廠工作、行政及市場推廣等崗位,已吸引超過100份求職申請,「前線銷售崗位需求尤其旺盛,我們注重求職者的工作態度及專業匹配度,尤其是高學歷畢業生和具備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