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苑中菜廳違規炒本地工 禁聘外勞兩年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明) 勞工處昨日宣布,尚苑宴會廳有限公司經營的尚苑中菜廳,在聘用輸入勞工後解僱本地工人。處方經調查確定該公司違反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的規定,因此作出行政制裁,於本周三(27日)已撤銷給予該公司輸入勞工的原則性批准,並拒絕處理其在隨後兩年提交的任何輸入勞工申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日表示,該中菜廳已來港的11名外勞可以繼續工作,一旦離職配額就會失效,並強調僱主若裁員也須先裁減外勞。
孫玉菡:11名已上班外勞可續工作
尚苑宴會廳位於南洋中心。勞工處發言人表示早前接獲投訴,調查該公司經優化計劃聘用輸入勞工後解僱本地工人,故此施加行政制裁。
孫玉菡昨日在一公開場合表示,勞工處經調查並給予相關僱主機會提供申述後,認為有清晰證據顯示僱主輸入勞工後解僱本地勞工,根據輸入外勞的規則屬嚴重的違規,故立即實施行政制裁。相關僱主有15個輸入勞工配額,其中11名外勞因為已來港,會容許他們繼續在港工作,亦容許他們轉工,但他們一旦離開香港,或有其他原因不再在港工作,其配額便會立即失效。餘下4個未用的配額,則不可使用。
他認為對於涉事僱主來說,有關行政制裁的懲罰已有足夠阻嚇性,並希望發出強烈信息予所有申請輸入勞工的僱主:「一定是本地工人優先就業,輸入勞工後不可以解僱本地工人,所以如果有任何違規的話,我們會毫不留情第一時間實施行政制裁。」
議員:制裁措施具阻嚇作用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認為政府今次嚴厲執行制裁措施具阻嚇作用,又表示孫玉菡日前透露接到約190宗僱主疑聘用外勞後解僱本地員工的投訴,現已完成40多宗調查,期望勞工處盡快就餘下百多宗展開調查,以維護政策的公平性與有效性。
他強調,聘請外勞的機制需隨實際情況持續改善,避免僱主利用漏洞損害本地工人就業機會,如目前外勞與本地員工1比2的比例是以整間公司的僱員計算,有僱主就利用不同職位「充數」達標,如申請聘用薪資較高的外勞廚師時,有僱主或會藉由聘用薪資較低的本地後勤人員來滿足比例規定,他期望政府盡快處理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