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勇 中金:中國資產獲結構性重估
內地A股昨全線上升,表現回勇。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繆延亮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近月市場熱議的「存款搬家」論,只是A股大升下的連鎖反應,並非當前牛市的核心驅動力。報告強調,推動A股進入長期牛市的主因,在於全球格局的深層轉變,在美元體系動搖下,中國資產正獲結構性重估。●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對於近期A股接連突破高位,不少分析認為是由「存款搬家」引發,即內地居民由於存款利率不吸引而將款項轉投A股,但中金報告提出不同見解。中金認為,今年以來滬指頻創十年新高,大部分股指也刷新去年高點,卻未見基本面大幅改善、或超預期刺激政策公布,形成「經濟穩、股市熱」的背離,若僅以居民存款轉移解釋,並無法匹配行情時間點,因低利率與資產荒早已存在兩年,直到去年9月市場才真正啟動。由此可見,資金流入是結果而非原因,牛市的關鍵在於全球格局的深層轉變。
「美債不再是安全資產」
中金認為,全球貨幣秩序正呈現「碎片化」與「多元化」雙重特徵,其本質在於「美債不再是安全資產」。這種轉變促使全球資金進行再布局,碎片化趨勢加速海外中國資金回流,多元化趨勢則驅動國際資金重新配置至人民幣資產。中金強調,這並非美元體系崩塌,而是投資者開始將中國資產視為「美元替代」的結構性選擇,這種深層轉變配合AI等科技突破,形成了本輪牛市的底層邏輯。
從行情演進來看,今年A股上漲幾乎完全來自風險溢價下行,而非盈利上修。中金梳理年內行情演進,分為三階段:年初至3月底在美元走弱下,中國憑藉「DeepSeek時刻」和貿易韌性被重估;4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出對等關稅引發全球波動,中國政策展現抗跌力;4月中旬後中美關稅博弈降級,在弱美元、科技突破與政策托底三重支撐下,中國資產領跑全球。
估值分析顯示,若以美債孳息率計算,A股和港股風險溢價已處歷史低位;但以中國國債孳息率計算,A股和港股估值仍具較強吸引力。報告認為,貿易談判超預期與科技創新突破,正強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韌性的認知,進一步強化全球貨幣秩序重構的邏輯。
投資者需關注三大風險
中金最後提醒,投資者需關注三大風險:一是美元反彈可能壓制資產重估;二是中國政策若出現收緊,市場「看跌期權」效應或弱化;三是AI與創新故事若未能延續,資金可能重新定價。至於短期上行風險來自居民資金加速流入與踏空資金回補,下行風險則包括情緒過熱導致的估值泡沫、經濟基本面持續弱於預期,以及海外關稅政策反覆。
不過,中金認為,從目前情勢看,A股牛市的底層邏輯仍在延續,人民幣資產正處於全球資金再布局的核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