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巡迴展覽】九旬翁觀展憶述抗日艱苦歲月 見證祖國國力變強感光榮 戰亂孤雛受《義勇軍進行曲》激勵勇敢求存

對年近百歲的老人來說,曾經積貧積弱、飽受外來欺凌的祖國已徹底蛻變,如今的祖國,綜合國力大幅躍升,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95歲的鄧伯近日特意拄着柺杖到灣仔會展中心參觀「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巡迴展覽」。他向香港文匯報記者憶述受鴉片毒害的父親,以及日佔時期自己親歷的無望生活,一首《義勇軍進行曲》成為支撐他活下去的精神力量。對自己能夠親眼見證新中國成立、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國家軍事實力愈來愈強,這位老人用激動且顫抖的聲音說:「作為中國人,我感到很光榮!」 ●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
在展覽現場,鄧伯拄着柺杖邊走邊看,看到感興趣的展板內容就將柺杖上的座板放下,戴着老花鏡認真地閱讀。記者上前探問,才知道鄧伯出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香港,今年快滿95歲了,記者與之對談時,更發現他的腦子靈活,言語清晰。
憶日佔時期香港遍地餓殍
1941年12月8日早上,日軍轟炸香港啟德機場,當時年少的鄧伯還在學校上課。「同學們原本以為是演習,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打仗了!』」鄧伯說,當年他在灣仔廣生行對面的學校上小學3年級,那時的房屋不過5層樓高,從教室的後窗可以望見飛機場。自這天放學後,年少的他就沒能再回該校上學了。
「日本軍攻佔香港,我們連飯都沒得吃了。剛開始時,一日配幾両米,沒過多久糧食愈來愈少,日本人趕我們離開香港。」談及展板上標示的「民不聊生」,鄧伯陷入回憶中:「日佔時期的香港,人民被貧窮和飢餓籠罩,香港街頭巷尾到處都有死屍,大多是餓死的。」
那時,在學校學會了《義勇軍進行曲》,這也是成為支撐他活下去的精神力量。這首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自1935年電影上映後,歌曲也傳唱到了香港,鄧伯每天都會在學校唱這首歌:「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奴隸」二字讓鄧伯想起受鴉片毒害去世的父親和隨之離世的母親,時年7歲的他成為孤兒,此後跟隨養母過着艱難的生活。這首歌教會了鄧伯:「我就覺得要勇敢做人。」
喜見山東艦面世 「國家有話語權」
鄧伯從青年時期已十分關注國家的發展,那時他看到一則新聞,講述1949年英國軍艦「紫石英號」闖入長江,與即將渡江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發生了衝突,經過長達三個月的談判,「紫石英號」最終於1949年7月30日夜間趁機逃離長江的經過。鄧伯見到中國共產黨對英軍的強硬態度頓生敬意,「我們中國人被英國欺負了100多年,中國共產黨就是要這麼對付英國。」
說起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編隊早前訪港,鄧伯更是止不住的開心。「我們國家能夠建造出一艘航空母艦是很艱難的。外國人說的真理在大炮射程之中,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是沒有話語權的,現在我們有了。」
加入新華社香港分社報效國家
鄧伯是香港文匯報的忠實讀者,他告訴記者,香港文匯報在1948年9月9日創刊時,他買了第一份報紙,也結下了他與文學的緣分。後來他入讀夜校,更加入新華社香港分社,一直工作到退休。如今95歲的鄧伯對未來始終充滿希望,他寄語香港年輕一代:「多讀書,多讀歷史。」
據主辦方統計,昨日進場人數達20,000人,觀展團體87個。展覽22日開幕至昨日,累計進場人數已達84,8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