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提神之道 從「氣」出發 養出自然好精神

●提神不如養神,這樣才可養出自然好精神。
●提神不如養神,這樣才可養出自然好精神。

●人參能大補元氣。
●人參能大補元氣。

●薄荷和玫瑰能疏肝解鬱。
●薄荷和玫瑰能疏肝解鬱。

穴位按摩:隨手可得的提神開關
穴位按摩:隨手可得的提神開關

  現代人生活節奏急促,壓力如影隨形,「提神」成了每日必修課。許多人習慣依賴咖啡,一杯接一杯,只為換取片刻清醒。然而,中醫學對「神」與「精神」的理解,遠非單純的「刺激」那麼簡單。中醫認為,「神」的旺盛與否,根源在於「氣」的充盈與運行通暢,尤其與「心」、「脾」、「腎」三臟功能息息相關。當人感到精神不濟、倦怠乏力,往往是「氣虛」或「氣機不暢」的表現,單純靠外力強行「提」神,猶如鞭策疲馬,恐非長久之計。中醫的智慧,在於從根本調養氣血,疏通經絡,激發人體自身的生機與活力,達到自然而持久的提神效果。 ●文:香港中醫學會副會長 王錦超中醫

  咖啡為何能提神?關鍵在於其主要成分——咖啡因,咖啡因的作用機制,是透過競爭性阻斷大腦中負責傳遞「疲勞訊號」的腺苷受體(Adenosine receptors)。當腺苷無法順利與其受體結合,大腦便暫時接收不到「該休息了」的訊號,從而產生暫時性的精力充沛。這種作用快速而直接,效果立竿見影。然而,其本質是「欺騙」身體的感受系統,並未真正補充能量或改善氣血狀態﹔過量或長期依賴,容易導致身體耐受性增加,需喝更多才有效,長遠則可擾亂正常睡眠節律、消耗體內津液,導致口乾、煩躁,甚至可能加劇焦慮或心悸。

  中醫的提神智慧,核心在於「標本兼顧」,咖啡因提供的提神作用是短暫的,它就好比向身體借貸精力,若債台高築的話,總有一天要用健康還款。真正的精神奕奕,源於臟腑功能的和諧、氣血津液的充盈與暢通。因此,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適度運動以流通氣血,保持心情愉悅以疏肝解鬱,讓「神」自然飽滿充盈,無需刻意去「提」。養神之道,貴在順應自然,內外和諧。

  補氣生津 充實根本

  對於長期勞累、飯後睏倦的人,中醫常用「補氣」法。經典的補氣藥如人參、黃耆、黨參,能大補元氣,推動全身機能,使精神得以振奮。若伴隨口乾舌燥等「氣陰兩虛」症狀,則可搭配麥冬、五味子等養陰生津之品,如著名的「生脈飲」就含有人參、麥冬和五味子,既能補氣,又能生津斂神,緩解疲勞。

  醒脾化濕 疏通中焦

  「脾主升清」,負責將飲食精微上輸至頭面官竅,濡養心神。現代人飲食不節、壓力大,容易導致「脾虛濕困」。「濕氣重濁」,如同身體的沉重包袱,阻礙清陽之氣上升,使人感到頭腦昏沉、身體沉重、食慾不振。這時除了補氣,還需「醒脾化濕」,陳皮、藿香、佩蘭、砂仁等芳香化濕之品,能振奮脾陽,化去濕濁;茯苓、白朮則能健脾利濕,標本兼顧。濕濁一去,中焦氣機通暢,清陽自然能上達頭目,精神隨之清爽。

  疏肝解鬱 條達氣機

  壓力、情緒鬱悶是現代人疲勞的重要來源,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負責調暢全身氣機。肝氣鬱結,氣機不暢,也會影響氣血的運行與精神的舒暢。此時,疏肝理氣的藥材如玫瑰花、薄荷、佛手柑、柴胡(需醫師辨證使用),能幫助紓緩緊張情緒,解開氣機的鬱結,讓身心恢復輕鬆靈活的狀態,間接達到提神效果。

  清利頭目 開竅醒神

  對於暫時性的頭腦昏沉、不清醒,或因風熱上擾引起的頭脹不適,中醫會選用性質輕揚,能直達頭面官竅的藥材「開竅醒神」。而菊花、薄荷、桑葉、蔓荊子等,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效,能迅速緩解頭部的不適感,帶來清爽感。

  穴位按摩:隨手可得的提神開關

  按摩特定穴位,能疏通經絡氣血,迅速緩解疲勞感,是簡單而有效的提神方法。

  一、百會穴

  位於頭頂正中央,兩耳尖直上連線與頭正中線交會處。百會為「諸陽之會」,督脈要穴,有助升提陽氣,醒腦開竅,安神定志。

  按法:用拇指指腹或掌心,以適度力量按壓或輕揉畫圈按摩1-2分鐘,適合各種類型的頭腦不清醒、精神萎靡﹔開會前、讀書時、午休後按摩效果佳。

  二、太陽穴

  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用於明目醒神,同時可緩解頭痛、頭脹。

  按法: 用雙手拇指或食指指腹,同時按壓兩側太陽穴,力度由輕漸重,順時針、逆時針各揉按1分鐘,特別適合因用眼過度或持續腦力勞動引起的疲勞。

  三、風池穴

  位於頸後,枕骨下方,兩條大筋(即斜方肌)外緣的凹陷中,與耳垂平齊,可清頭明目,同時紓緩肩頸疲勞。

  按法: 用雙手拇指按壓兩側風池穴,其餘四指扶住頭部,拇指用力向對側眼睛方向按揉1-2分鐘,有明顯酸脹感為佳,對怠倦嗜睡兼見頸肩膊痛者效果顯著。

  四、足三里穴

  位於小腿外側,外膝眼(犢鼻穴)下 3 寸(約四橫指),脛骨前緣外一橫指處,為「足陽明胃經」合穴,強壯保健要穴,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扶正培元、通經活絡的作用。

  按法:用拇指指腹或指關節,用力按壓並揉動1-2分鐘,以產生明顯酸、麻、脹感為佳,適合長期勞累、氣血不足、脾胃虛弱導致的根本性疲乏,每日按壓有整體調理、增強體力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