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林奕華×「梁祝聲音節」用聲音打開探索式劇場饗宴

香港文匯報訊 由非常林奕華主辦的「梁祝聲音節」(The Sound Of Art School Musical – A Mini Festival)即將在香港藝術發展局展藝館正式登場。本次聲音節為香港藝術發展局三十周年誌慶藝術節節目之一,同時為劇團作品《梁祝的繼承者們》十周年特別企劃所延伸的實驗計劃,由策展人張國穎聯手導演林奕華及多位表演者、聲音藝術家,共同打造橫跨聲音、表演與身體的沉浸式聲音劇場。這不是一場你坐着看完就離場的演出,而是邀請你動起來、說出來、唱起來,與他人一起「用聲音參與、用身體傾聽」的聲音饗宴。這不只是聽,更是全身參與的劇場實驗。
聲音節設計概念來自一份法式七道菜菜單——前菜由林奕華的填詞講座《我也是填詞 L》與李琳琳的訪英台講座作為頭盤,為你開啟「文字」與「角色」的聲音旅程;接續三場互動工作坊——取材自《梁祝的繼承者們》中的〈圍裙〉、〈十八相送(一)〉、〈自畫像〉、〈為藝術犧牲〉等經典曲目──作為中場開胃與中場主菜,讓你透過身體、環境與聲音特質參與聲音創作;最終由兩場大合唱收尾,讓觀眾與演員一同唱出記憶與情感,成為合聲的一部分,從文字、身體、環境、自我到情感,全方位品味「聲音饗宴」。這七道聲音節目皆來自《梁祝的繼承者們》經典歌曲重新延伸與拆解,從〈圍裙〉到〈十八相送(一)〉,從〈自畫像〉到〈為藝術犧牲〉,每一道聲音菜餚都承載着創作者對聲音與劇場的重新想像,也邀請觀眾踏上一段發現自我與共鳴他者的旅程。
在聲音節中,你不只是觀眾,還是參與者。你會在林薇薇導演引導下,用身體畫出情緒的線條;在四位「一舖清唱」恒常合作藝術家陳智謙、曾浩鋒、劉兆康、黃峻傑(錄像演出)帶領下,聽見聲音如何變成自然風景;在張國穎的對話中,感受到每個聲音背後的獨特靈魂。最後的大合唱,將邀請觀眾與原劇演員同台合聲。無論你是否曾經登台,這都是一次突破觀眾與演出者界線的機會,讓你的聲音,與他人的聲音交織成情感的火花。
「梁祝聲音節」發起人林奕華認為,藝術的意義之一,是在熟悉的感受以外,開拓更多空間,至少,擴闊邊界。「『梁山伯與祝英台』作為傳說,它的浪漫主題一直高於兩個人物之間的關係。而在『梁祝』的故事裏,既然有『性別』的流動,二人如何在當中有所發展,便是關係的微妙所在。梁祝的故事背景,主要是異地和書院,兩處都沾染學習色彩。學習如何學習新的事物,學習如何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在當中既是主動的——它在影響人,也是被動的——人能改變它。幾時決定什麼,就是關係。然後是『身體』,青春期是生理也是心理的。身體作為媒介,驅使主人進行想要和需要的探索,除了對自己的,更有跟他人的,會有驚喜,也有失落,關係與關係之間,織成千絲萬縷的網。認識什麼是關係,『我是誰』扮演關鍵角色,一個人的聲音,內藏性別之於性格、身體之於環境的交織。認識自己的聲音,除了作為使用的工具,也是深層的自我探究,在找尋自己與自己的關係的過程裏,誰知道會不會有更多發現,例如創傷與和解?『梁祝聲音節』便是這樣的一次機會,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閉幕節目『大合唱』,上集『和你唱』、下集『和我唱』!」
梁祝聲音節
時間:2025年9月12日至14日、19日至21日
地點:香港藝術發展局展藝館
更多節目詳情請參考:www.eld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