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烏遠程武器呼籲主動進攻 被揭「枱面送槍枱底鎖彈」 美國防部暗中設限 阻烏襲擊俄本土

●俄烏衝突持續,烏軍在烏克蘭哈爾科夫州的一處訓練場進行作戰訓練。 路透社
●俄烏衝突持續,烏軍在烏克蘭哈爾科夫州的一處訓練場進行作戰訓練。 路透社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在俄烏衝突中援助烏克蘭多款遠程導彈,不過《華爾街日報》上周六(8月23日)披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任以來,國防部連續數月暗中阻止烏使用美製遠程導彈,不得用其襲擊俄境內目標,變相限制烏使用這款威力強大的武器,試圖以此避免衝突升級。

  報道披露這款導彈名為「遠程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射程約300公里。兩名匿名美國官員稱,烏方至少有一次試圖使用ATACMS攻擊俄境內目標,但被美方否決。美國國防部內設一項專門審查機制,由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科爾比制訂,防長海格塞斯擁有最終決定權。

  烏用盟國軍備仍需美同意

  還有匿名英國官員表示,盟國類似援烏武器軍備,只要是依賴美國情報或採用美製零部件,烏方使用前都需徵得美方同意。例如英國研製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使用時依賴美國的攻擊目標數據,因此需經過美國國防部審核。由歐洲國家採購、射程介乎240公里至450公里的美製增程攻擊導彈(ERAM),也需經美方審批後才能供烏軍使用。

  分析認為,國防部的暗中限制,實際上推翻了美國前總統拜登任內頒布、允許烏軍使用ATACMS襲擊俄境目標的決定。特朗普日前在社媒上揚言,烏克蘭需主動進攻,否則不可能擊敗俄。不過美國官員私下坦言,特朗普的聲明並不意味美方會改變政策,美方不會取消審查機制,也不鼓勵烏軍使用ATACMS等遠程導彈。

  實際推翻允烏攻俄決定

  拜登政府授權向烏運送的最後一批ATACMS導彈,於今年春天抵達烏,不過導彈庫存整體所剩無幾。烏也自主研製一些遠程武器,設法襲擊俄境內目標,特別是利用大量無人機,多次襲擊俄境內的煉油廠、軍事基地和其他基建設施。

  不過報道承認目前俄烏衝突前線戰況表明,不論是ATACMS還是其他西方的遠程導彈,都沒有對俄烏衝突局勢產生根本性影響,烏軍在前線仍處於下風。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回應消息稱,目前俄烏衝突的軍事態勢沒變化,強調海格塞斯與特朗普始終保持步調一致。

  俄方已多次警告美國等西方國家,縱容烏使用西方研製遠程導彈攻擊俄領土,將帶來嚴重後果。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扎巴羅夫已警告,此舉是邁向第三次世界大戰「前所未有的一步」,若烏與西方盟友採取行動,俄方勢必立即作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