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家居服一雙拖鞋 見證美記者在華追蹤抗戰經歷

●陝西斯諾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敏娜向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捐贈「海倫旅居北平時穿過的家居服」。 香港文匯報西安傳真
●陝西斯諾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敏娜向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捐贈「海倫旅居北平時穿過的家居服」。 香港文匯報西安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烽火歲月裏,美國記者海倫·福斯特·斯諾(Helen Foster Snow)先後赴西安和延安實地採訪,寫下了《續西行漫記》等多部作品,向世界介紹中國共產黨和「紅色中國」,極大地支持了中國的抗日戰爭。8月22日,「美國記者、社會活動家海倫·福斯特·斯諾文物捐贈儀式」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舉行,「海倫旅居北平時穿過的家居服」等兩件海倫·福斯特·斯諾珍貴文物正式入藏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將在9月初正式推出的「我愛中國——斯諾、海倫與中國抗戰」專題展中特別呈現。

  多方奔走支持中國抗戰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位於西安市北新街七賢莊,是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舊址建立的紀念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西安辦事處利用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在維護和推動全民族抗日運動的發展,宣傳黨的抗日主張、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為八路軍領取、採買、轉運物資,組織愛國青年奔赴延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當日,陝西斯諾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國海倫·福斯特·斯諾基金會創始董事高敏娜,向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捐贈「海倫旅居北平時穿過的家居服」以及「海倫在菲律賓為中國工合募資時穿過的拖鞋」兩件文物,並深情講述了文物背後的故事。

  海倫·福斯特·斯諾1932年與埃德加·斯諾結婚,隨後兩人於1933年初來到中國。從1932年到1949年,她和埃德加組成了一個獨立的兩人小組,《紅星照耀中國》與姐妹篇《續西行漫記》,如實報道了中國的抗日戰爭。雖然後期二人因性格等原因離婚,海倫一直保留着「斯諾」的姓氏,並用筆名尼姆·威爾斯(Nym Wales)繼續寫作。

  1933年至1937年海倫在北平居住期間穿過的這件家居服,後送給了侄女黛布拉·福斯特。1933年至1937年間,海倫以堅定的反法西斯主義立場連續追蹤報道「一二九」學生運動,同時赴西安採訪張學良,提前70天預報西安事變的成因。

  另一件拖鞋則是1938年海倫在菲律賓為「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募集資金時穿過的拖鞋。1938年秋,海倫作為中國工合的發起人,奔赴菲律賓馬尼拉、碧瑤等地為中國工合募集數百萬美元資金,有力支援了中國抗戰。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王歡代表館方接受捐贈,並頒發收藏證書,副館長陳宏川贈送書籍和文化產品。據介紹,在陝西斯諾研究中心創始人安危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於1987年首次舉辦「偉大的女性—海倫·福斯特·斯諾在中國」專題展,並先後於1997年、2008年和2013年三次對展覽進行提升改造,接待觀眾百萬次。2025年,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對海倫專題展進行第四次全面改版提升,預計於9月初正式推出專題展,全方位講好斯諾、海倫投身中國人民獨立和解放事業的感人故事,此次徵集的兩件珍貴文物將在該展覽中特別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