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倍安心」請槍風波 潘浠淳父母稱放棄獎項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楠)香港中四女生潘浠淳研發的人工智能軟件「藥倍安心」,早前榮獲多個本地及國際青少年創新科技比賽獎項,其後被指或由美國科技公司代為製作,引起「請槍」風波。有份遴選其參賽的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早前公布調查結果,確認該軟件屬她原創概念後,爭議仍未平息。潘的父母、肝癌權威專家潘冬平及彭詠枝昨發聲明,指事件對年僅16歲的女兒造成極大心理壓力,決定自願放棄獎項,盼各界停止揣測及網絡攻擊,給予喘息空間,讓風波盡快平息,使女兒在新學期能重返正常校園生活。對於不實指控及惡意攻擊,會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潘冬平夫婦的聲明指,潘浠淳是受2023年本地的藥物處方失誤新聞啟發開始搜集資料、構思並創建以人工智能核對藥物處方的「藥倍安心」,同年10月表達參賽意向,去年1月向香港青少年創新科技大賽提交作品構思、設計及功能演示,強調「藥倍安心」的原創性是無可否認。

  聲明提及,是次風波源於潘媽媽認為「藥倍安心」極具潛力成為同類首個應用方案,擔心作品在公開比賽中發表後,可能被他人抄襲或作商業發展,遂於去年3月聯絡AI Health Studio,探討開發具商業化潛力的產品。不過,當時她未提及女兒已以此作品參賽,故公司對參賽事宜並不知情,對事件所引起的風波表示深切歉意。

  指所涉病人數據均為模擬

  聲明指出,早前已澄清「藥倍安心」所涉均為模擬病人數據,並獲比賽主辦單位調查證實;又解釋潘浠淳於接受傳媒訪問時可能一時口誤,引起外界誤解她使用真實病人數據,她為此致歉。至於藥物資料庫部分,聲明指相關使用條款均允許非商業用途,而其中一個資料庫禁止數據爬取條款則是今年新增,已去信作澄清,並獲對方接納及確認。

  對於網絡上針對潘家鋪天蓋地的攻擊和抹黑,潘冬平在聲明指,一家人一直默默承受,但主事者言論和行為已遠遠超過善意「吹哨人」(good-faith whistleblower)的合理方法,在網上不斷欺凌女兒,包括作人身攻擊行為,另一方面更以「雞棚」、「野雞獎」、「豬肉獎」等語貶低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對賽事極不尊重,不僅損害賽事聲譽,也羞辱潘浠淳和所有參賽者。

  潘冬平:從未指使人滋擾主事者

  關於主事者多次表示自己受威脅、滋擾和打壓,潘冬平鄭重聲明從未參與,也從未慫恿,煽動或指使任何第三方作出任何威脅、滋擾及打壓等行為或言論,與事件完全無關。更重申絕不認同此等行為,認為任何討論應以理性為基礎,而非針對個人的攻擊或抹黑,遇到任何疑似違法行為,理應報警處理。

  聲明最後表示,明白社會各界對事件的關注與討論,但對於不實指控及惡意攻擊,會保留法律追究權利。希望各界停止揣測及網上攻擊,讓潘浠淳在新學期重返正常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