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逾甲子 趙尚志頭骨重見天日

●2004年被發現的趙尚志頭骨。香港文匯報記者于海江  攝
●2004年被發現的趙尚志頭骨。香港文匯報記者于海江 攝

  2004年6月1日,吉林省長春市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的松林中,一顆用紅布包裹的顱骨在塵封62年後重見天日。經鑒定,這是著名抗聯將領趙尚志的顱骨。負責組織鑒定趙尚志烈士顱骨的原哈爾濱市對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魏振存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趙尚志的頭顱,是抗聯精神的象徵。它的回歸,警示着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永遠不要忘記那些為民族獨立獻出一切的英魂。」

  2004年5月31日,長春般若寺修繕圍牆時,有工人挖出一顆泛黃的人頭骨。時任住持國慈法師出於出家人的慈懷,將顱骨超度後掩埋在了後山的松林之中。軍旅作家姜寶才到東北采風時聽聞此事立即聯想到趙尚志,遂聯繫抗聯老戰士李敏(曾任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及趙尚志親屬,在國慈住持的引導下,於松林中找到了該顱骨,經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採取人類學、顱像重合、容貌復原、彈痕學等科技手段鑒定,最終確認這就是趙尚志的顱骨。2008年10月25日,趙尚志將軍顱骨安葬儀式在遼寧省朝陽市新建的趙尚志烈士陵園舉行。

  「頭顱的回歸,是對英雄最好的慰藉和緬懷。」代表哈爾濱市委負責組織鑒定趙尚志顱骨的原哈爾濱市對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魏振存對香港文匯報說,「趙尚志一生歷經兩次開除黨籍、多次削職,卻始終以『抗聯到底』的堅定信念戰鬥至生命最後一刻。其頭顱被發現的地點,恰與史料中『日寇將頭顱送往長春般若寺暫存』的記載脗合,為歷史真相提供了關鍵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