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丑王」莊陳華的「掌上春秋」 七十載守丑伶 十柔指戲乾坤

●莊陳華展示布袋木偶公子丑。
●莊陳華展示布袋木偶公子丑。

●莊陳華在今年的香港書展期間現場演繹了數折木偶小故事,吸引馬時亨、霍啟剛等嘉賓駐足觀賞。 受訪者供圖
●莊陳華在今年的香港書展期間現場演繹了數折木偶小故事,吸引馬時亨、霍啟剛等嘉賓駐足觀賞。 受訪者供圖

●莊陳華與香港的木偶劇團交流技藝。受訪者供圖
●莊陳華與香港的木偶劇團交流技藝。受訪者供圖

●莊陳華創造的「關節腿」首秀於現代劇《智取威虎山》的丑角欒平。
●莊陳華創造的「關節腿」首秀於現代劇《智取威虎山》的丑角欒平。

匯客廳|布袋戲表演大師莊陳華的「掌上春秋」
匯客廳|布袋戲表演大師莊陳華的「掌上春秋」

  今年7月的香港書展現場,82歲的莊陳華與來自福建的布袋木偶藝人共同為現場觀眾演繹了數折木偶小故事。只見他指尖翻飛,手中的嚴世蕃以背台上場,轉身一甩摺扇,藉着昆丑「商羊步」展扇亮相;隨後甩袖、捋鬚、撣靴,又借鑒高甲戲扇法,配合布袋丑「腰腿功」走着「逍遙步」;一轉身,扇子遮臉,腦袋左搖右晃只露半張臉……跋扈風流之態盡顯,吸引了香港貿發局主席馬時亨、香港藝發局主席霍啟剛等嘉賓駐足觀賞,為這跨越甲子的指上絕技稱奇。●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蔣煌基 福建報道

  布袋木偶,又稱掌中戲,是中國傳統木偶戲的重要分支。藝人手掌套入木偶,以食指操控頭部,拇指與中指演繹肩臂動作,僅憑五指便能賦予木偶生命。一個演員雙手可同時操縱兩個性格迥異的角色,展現人戲的唱念做打與喜怒哀樂。莊陳華是福建漳州布袋木偶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也是這門古老藝術的守護者和革新者。「從14歲考入藝校,到現在我就一直演布袋戲,沒幹過別的。」在位於漳州的工作室為香港文匯報記者進行了一節表演後,莊陳華輕輕放下木偶,將那些沉澱在歲月裏的故事,向記者娓娓道來。

  從「山野少年」到「漳州門官第一」

  「我是漳州南靖縣山裏人。我從小就很喜歡布袋戲。小時候聽說哪裏演布袋戲就找父母討錢去看,如果討不到錢就爬牆偷看。」1958年,14歲的莊陳華考入漳州藝校,卻陰差陽錯被分到美術科。他「賴」在木偶科聽課,軟磨硬泡終被恩師楊勝收入門下。

  看似簡單的布袋戲,基本功訓練卻極苦。其他戲曲演員的基本功在腰腿,布袋戲演員的柔韌度要求則在手指。清晨5點即起,手臂懸空舞動半小時練表演,手指橫向劈叉需在130度至180度,以求「頭正肩平」。「手指劈叉時的疼痛難以名狀,為了減輕疼痛,就把手伸進冰水,減輕疼痛。」莊陳華說自己天性詼諧,喜用搞笑動作逗樂師友,師父楊勝慧眼識才,為自己定下丑角行當,「我很高興,我就喜歡演丑角。」

  莊陳華至今已主演了近百部布袋戲,尤以丑角蜚聲海內外。其代表作《大名府》中的守門官一角,他從1960年開始演至如今80歲高齡,超過萬場,足跡遍及數十個省市與國家,被漫畫家詹同譽為「漳州門官第一」。

  「丑角之王」詼諧演繹人生百態

  「最難的是拿起木偶,要練到讓木偶有感情,有喜怒哀樂。」莊陳華說,木偶是木頭雕刻的,身體用布和衣服包裹,全靠幾根手指操縱,「要讓木偶表演出感情,是最難的。」技巧可教,讓木偶「活」出靈魂,惟情感與熱愛的投入,而莊陳華無與倫比的「手感」,則讓木偶每個動作都「恰到好處」地「活」了。

  有人幫莊陳華總結其問鼎「丑王」的守門官一角,核心在帽子、扇子和椅子。戲一上場,被莊陳華縮得比例極小的烏紗帽,在守門官光頭上作多圈數的快速旋轉,要止則止,要動則動,並以木偶特有的晃動步法走上舞台,令人捧腹的同時又嘖嘖稱奇。守門官得意時,坐在椅子上抖腿,驚恐時躲在椅子後顫抖。只有50厘米高的木偶,在椅子上坐、站、展、挪,做出了許多戲來。而傳統布袋木偶的團扇被改為摺扇,又增加了甩扇亮相,背扇扇風等技法,小動作「暴露」角色的不可一世與風流。

  但這也只是表。莊陳華塑造的《賣馬鬧府》的嚴世蕃、《三打白骨精》的豬八戒、《狗腿子的傳說》的馬屁精等丑角,無不性格鮮明。但莊陳華贏得「丑王」桂冠,更在於其深諳「木偶活於形神兼備,貴在展示角色性格」,「只有把人物分析透徹,才能塑造出形態各異、形神兼備的布袋木偶形象。」他說。

  巧設關節 木偶革新

  傳統布袋木偶腿是塞棉花,僅能表現老生、小生等較平緩的步態。但連帽子、扇子甚至渾身都要能動、處處帶着滑稽的布袋丑,腿部顯然是個短板。莊陳華模仿人腿構造,用竹板分別製成大小腿,中間裝上關節,使之能夠活動,再用連接的絲線讓腿部快速動作,「有點類似『反提線木偶』的『拉線』操縱法」,他將這一創造命名為「關節腿」。

  這一發明首秀於現代劇《智取威虎山》的丑角欒平。莊陳華用關節腿走台步,「恰如其分地表現了這個反面人物」。神話劇《三打白骨精》的豬八戒,被莊陳華走出笨拙滑稽的台步,使角色更憨態可掬,大獲成功。

  【人物名片】莊陳華

  1944年5月生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山城鎮,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木偶戲(漳州布袋木偶戲,項目編號:Ⅳ-92)代表性傳承人,一級演員,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協會名譽會長。1958年至1960年在漳州藝術學校學習布袋木偶表演,師從木偶表演大師楊勝。他在經典傳統劇目《賣馬鬧府》《八仙過海》《三打白骨精》《鍾馗元帥》《狗腿子的故事》等一系列劇目中擔綱主演,曾憑木偶劇《狗腿子的傳說》獲文化部授予全國優秀演員獎,另一套得獎名作是《大名府》,獲捷克國際木偶表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