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仔:即棄餐具用量減七成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主營熱湯米線的譚仔雲南米線及譚仔三哥米線連鎖餐廳在「走塑」方面不落人後,於外賣服務中逐步淘汰即棄塑膠餐具。譚仔國際發言人接受香港文匯報書面採訪時表示,因應外賣餐具收費措施和「走塑」宣傳,現時餐廳約七成外賣客人會選擇不要外賣餐具,即棄餐具用量同時亦大幅減少約七成。惟發言人亦表示,下一階段「走塑」的部分替代品在耐用性上仍有改進空間,需要確保在運送後,為客人保持高質素的外賣食品。餐廳亦會願意積極參與試驗,尋找更合適的替代方案。
發言人表示,早在「走塑」政策推行半年前,譚仔及譚仔三哥於2023年10月已開始實施新的外賣餐具措施,部分轉用環保外賣餐具,並只會在外賣客人要求時才提供即棄餐具,並收取1元額外收費,有關做法令即棄餐具用量大減七成。「雖然部分非塑膠替代品餐具的成本略高於額外收費,但由於有七成客人選擇不要即棄餐具,有效地抵消有關開支,整體支出因此未見增加。」
今年4月起,譚仔及譚仔三哥全線香港分店更採用紙製外賣碗,取代傳統塑膠外賣碗,初步統計減少逾四成的外賣餐具塑膠用量。發言人強調,要令熱湯米線「保鮮」絕不容易,在推出環保外賣餐具之前,餐廳內部曾進行多次測試,不僅要保障食物安全,更需要維持客人的用餐體驗,故餐廳選用的環保餐具都需要有耐水耐熱的特性。另外,餐廳歡迎客人自攜外賣容器買外賣,以減少即棄容器的使用。
特區政府對落實「走塑」政策一直不遺餘力,包括在實施管制前提供6個月適應期,推出一系列的宣傳教育,發言人認為有助業界進一步了解法例要求及替代品市場情況。「綠色餐具平台」的設立為餐廳提供供應商資訊及餐具款式,方便業界採購。另一方面,環保署早前推出的「走塑有賞」活動亦起了鼓勵作用,令客人更願意行多一步減少使用即棄餐具。在計劃推行期間,譚仔及譚仔三哥全線分店已參與該活動,不少客人選擇不要即棄餐具以賺取印花,換領可重用餐具等獎品,有效鼓勵推廣減塑文化。雖然管制計劃已取得顯著進展,發言人亦表示下一階段「走塑」涵蓋的部分容器替代品的功能性仍需要改良。「例如一些環保碗蓋在外賣運送途中容易讓熱湯溢出,而盛載米線的紙碗因材料的耐水性較弱,容易破損。」
餐廳表示會積極參與「非塑膠容器試驗計劃」,期望繼續與政府和供應商合作,以測試更多新型非塑膠容器,期望更多更耐用的替代品在市場普及,進一步提升外賣客人的用餐體驗。「我們非常支持這種試驗計劃,做法相對務實,又可以讓餐廳有機會在政府立例前試用不同供應商的產品,向供應商回饋改進意見,協助改善產品設計及質素,以確保業界有耐用且價格合理的環保替代品,持續推動『走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