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聲蘭語】香港崇正總會今與昔

廖書蘭
對於有着香港崇正總會資深會齡的人來說,看見近年來崇正總會的會務狀況,的確感到十分痛心!這個世界上創辦最早的客家社團,當年人才與錢財相互輝映,實力雄厚,創會先賢其中有賴際熙、胡文虎。賴際熙是前清翰林,曾任清朝國史館總纂,被尊稱為賴太史,也是港大中文學院的創辦人。胡文虎也是新加坡客屬總會的創會會長;歷任領導人包括陳樹桓、許讓成、胡陳金枝、羅香林等皆是名字響亮的客家先賢,其在客家社群的影響力可說是無出其右,當之無愧稱得上客家社團的老大哥。
香港崇正總會成立於1921年9月29日,崇正之名的來由,取自「崇尚正義、正本清言」之意,距今已104年之久,可說經歷百年滄桑。近年來,由於內部的各種複雜因素,官司不斷,消耗了不少人力物力財力,不禁令人慨嘆這百年基業還能再現輝煌嗎?
近日崇正中學的新聞驚動了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先生發聲批評,導致本來已是官司訴訟纏身的崇正總會,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百多年歷史的客家社團曾經在世界各地獨領風騷,而今內部會員可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果不花時間去仔細爬梳,真會讓人無所適從。
據悉,最近高院法官在一次崇正總會爭議的判詞中,所下的其中一項判詞,是有人不當使用公款,數目驚人!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公道自在人心,蒼天又饒過誰?
2000年11月19日至21日,香港崇正總會由黃石華理事長和鄭赤琰教授帶團到福建省龍岩市參加第16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帶給我三種啟示,銘記於心至今難忘:第一,在龍岩市有來自世界各地124個客屬團體共3,500多人出席的集會,無論世界的哪一個角落,無論彼此認不認識,都可以用客家語溝通。現場,突然傳來台灣吳伯雄先生(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以純正的客家話發表演說,其宏亮的聲音響徹雲霄,我倍感親切。第二,冬日和煦的陽光照在龍岩廣場上,有各式各樣客家傳統美食的嘉年華會,我正在逐個欣賞客家風味小吃,突然聽到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我朝着哭聲看過去,原來是一位瘦小老人,手上捧着茶果,五官扭曲,哭聲震天,詢問之下,我才得知老人當年7歲時就離開了家到南洋,臨行前一晚,他的媽媽做了幾個茶果讓他帶着路上吃,從此再沒有吃到家鄉媽媽的味道,沒有再見媽媽的最後一面,今天吃到這個茶果想起他的媽媽,這一種生離死別,思親不見親的痛苦,促使天地為之動容。第三,參觀距今約有一千年歷史的客家土樓,據說,美國衛星在1985年拍攝到福建土樓時,曾誤以為是核裝置的軍事設施,經實地考察後,才知道是中國客家族群的民居。
客家人是中國優秀的族群之一,特別是客家婦女,勤勞刻苦值得尊敬,客家優秀菁英多如繁星,數不勝數。寄語香港崇正總會早日走上正道,光宗耀祖不負前賢、不負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