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不漏」 共建和睦社區

  葉傲冬 民建聯秘書長

  香港人口稠密、樓宇林立,夏天天氣炎熱,由冷氣機滋生的社區問題亦日益嚴重,其中以冷氣機滴水擾民為甚。日前,《2025年公眾衞生及市政(修訂)條例》正式生效,加強了食環署處理環境衞生問題的權力,延長公務人員入屋調查時限,並加重了對樓宇滴水等問題的罰則。為此,民建聯推動了「滴水不漏」社區睦鄰行動,希望可協助特區政府向居民宣傳新修例內容。新條例的實施有望改善冷氣機滴水問題,但仍需居民從日常點滴做好,共同營造一個和諧共處的社區氛圍。

  根據特區政府數字,香港每年平均接獲逾四萬宗樓宇滲水投訴個案,包括超過三萬宗冷氣機滴水投訴個案,即單是冷氣機滴水已佔所有滲水相關投訴的近四分之三,這反映了冷氣機滴水問題的普遍性與嚴峻性。

  冷氣機滴水最直接的受害者,莫過於下層住戶或路過街坊。滴水聲不單擾人清夢,持續滴水引致的水漬更容易令牆身、窗台和外牆長期受潮、發霉發臭,並形成青苔和霉菌,不僅對健康構成威脅,影響居住環境,更有礙市容。對長者和小孩來說,濕滑的地面更容易導致跌倒,造成潛在的安全危機。同時,冷氣機滴水長期積聚,容易滋生蚊蟲,增加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的爆發風險。

  另外,滴水問題還有可能成為鄰里糾紛的導火線。由於部分住戶缺乏意識,或對冷氣機滴水問題視而不見,受影響住戶一旦投訴無門,就容易引發鄰里矛盾,甚至惡化為法律糾紛,損害社區和諧。

  新實施的《2025年公眾衞生及市政(修訂)條例》針對冷氣機滴水問題推出新措施,包括提高罰款;加強食環署處理環境衞生問題的權力,並將公務人員入屋查證時限由過往的日間時段,延長至「朝7晚10」,從而提升搜證成功率,有助及早發現及處理違規情況。

  要有效解決冷氣機滴水問題,除了倚賴執法與宣傳,居民亦需切實承擔公民責任。市民在安裝冷氣機時應確保配備合適的排水設施,並定期檢查冷氣機出水情況,做到及早維修;在安裝及維修冷氣機時應委任持牌技工進行,避免因安裝不當導致滴水;若發現自家冷氣機出現滴水的情況,應主動與鄰居或管理處溝通,並立即尋求協助或安排維修,避免問題惡化;積極參加社區舉辦的相關工作坊,提升個人及社區的防治能力。

  冷氣機滴水擾民的問題因樓齡老化和人口密集而日趨嚴重,這不僅是個別家庭的煩惱,更是整個社區和城市管理的挑戰。新條例的實施有助提升執法效能及公眾意識,但這仍需每位市民的積極配合,只有大家都從日常生活做起,才能徹底「滴水不漏」,共建宜居和諧社區。